高密学子在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
近日,由山东省科协、省科技厅、省体育局、团省委、省妇联共同主办的第39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公布,我市推送的4个参赛项目全部获奖。其中,获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少年组一等奖2 项、二等奖1 项,少儿组二等奖1 项,展现了我市青少年良好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
第39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
创新大赛获奖名单
(高密市)
以科技创新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创新能力是衡量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高密市始终把青少年创新教育作为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教育引领、搭建实践平台、丰富课程体系,为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辟了广阔道路。
革新教育理念 厚植创新土壤
教育理念革新是创新教育的基石。高密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以科技宣传为强劲引擎,实施科普浸润行动,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普报告进校园”活动219场,23位省级创新科普专家通过模型展示、互动实验、现场展示等活动,为5万名师生带来沉浸式机器人编程、航天科技等科普盛宴。
围绕“科技赋能,创新先行”主题,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科普大篷车“AI星球之旅”全国巡展活动27场次,让青少年零距离感受人工智能魅力。立足课堂教学创新,分学段组织217次科技创新教育集体教研,通过共同研讨、优化设计,评选出科技创新教育优质课309节。
构建多元平台 激发创新活力
坚持“自主办赛+外出参赛”双线并进,先后组织3255名师生参加山东省青少年科技节、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潍坊市中学生科技劳动主题征文等活动,15件作品获省级奖项,62件作品获潍坊市奖项。
立足高密本地资源,深化本土文化赋能,组织开展高密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文化创意设计展评活动,开设“更好高密”公益广告展评、“最美高密”纪实作品展评、“传承高密”非遗作品展评等16个青少年创新教育项目,评选优秀作品277件,76件作品参加潍坊市展评。深化教师素养提升,组织全市1024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优秀自制教(玩教)具展评活动,237件作品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
完善教育体系 保障持续发展
健全小初高一体化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小学阶段开设科技启蒙、创意手工等课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知识和创新方法;初中阶段设置机器人编程、科技创新实验等课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高中阶段开设科技创新专题研究、学科竞赛辅导等课程,为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和未来的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加强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成立高密市中小学创新教育研究团队,以张铁龙、常明泉、刘作志等科技创新教育名师为引领,成立97个科技创新教育名师工作室,带动引领全市1027名科技创新教育教师实现业务能力新提升。完善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实现学生评价从注重知识掌握向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等综合创新能力提升,教师评价从课堂教学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全面成长转变。
下步,高密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将坚持守正创新,立足课堂,深化实践,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教育研究,为全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赋能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