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家!高密市公布首批市级示范“共富工坊”名单

2025-08-05 10:19 高密组工阅读 (842) 扫描到手机

高密市以“兴村治社 共富有坊”为抓手,创新打造“共富工坊”发展模式,通过“一村一策”精准施策,建成生产加工、劳务服务等8大类210个工坊,成为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逐步形成“人人有事做、家家有增收、村村有工坊”的乡村振兴新图景。目前,30家市级示范工坊脱颖而出,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共富成果——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共同富裕变得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

全名单请看↓↓

小编随机选取了几个上榜的工坊,一起来看~

醴泉街道德邻馒头工坊

醴泉街道德邻馒头工坊属于产业赋能型工坊,由醴泉街道西关社区通过网格化排查,挖掘传承三代的面点世家,盘活人流量密集的乾元公寓小区400平方米的闲置门头房建成。工坊推出花饽饽、三日包子、节日花束等特色产品,引入电商平台、商超等渠道,打造“社区+共富工坊+企业”式订单体系,构建“保底租金+收益分红”的利润分配方案,社区在每年固定租金6万元的基础上,按收益的50%参与分红,每年集体增收10万元,同步解决了周边居民的就业问题。

姜庄镇昌盛泥塑非遗工坊

姜庄镇昌盛泥塑非遗工坊属于品牌带动型工坊,位于姜庄镇聂家庄村,由非遗共富片区整合周边非遗艺人,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工坊”发展模式,带动500余名群众从事“泥叫虎”等泥塑产品的制作、销售等,年销售泥塑超20万个。创新采取工坊发展基金、村集体、手工艺人“2:5:3”的分成模式,带动村集体年均分红9万元,村民人均增收8000余元,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夏庄镇黑龙湾水上文娱共富工坊

夏庄镇黑龙湾水上文娱共富工坊属于乡村文旅型工坊,位于夏庄镇张家官庄二村,共占地30亩,其中水面约占20亩。结合生态修复与休闲娱乐,建设浅水戏水池、充气水滑梯等水上设施并附带特色农产品展销点、农家乐餐饮等,安置就业20人,辐射门头房180余家、吸引流动摊点300余个,带动周边商户营业收入提升20%以上。自6月份开业以来,已助力村集体增收共计约12万元。

朝阳街道纷极书房共富工坊

朝阳街道纷极书房共富工坊属于产业赋能型工坊,位于朝阳街道罗家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招引“纷极书房”品牌入驻,免费向社区居民提供涵盖多领域的上万册图书借阅服务,常态化组织开展阅读分享会、非遗剪纸、创意手工等丰富多彩的公益课程。今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主题活动30多场,服务周边居民5000余人次,实现集体年增收约10万元。

东北乡社区“鞋帮富”共富工坊

东北乡社区“鞋帮富”共富工坊属于生产加工型工坊,位于东北乡社区武家村,整合闲置办公楼资源,主要以“村集体+红色合伙人加盟”合作模式,从事鞋帮加工生产。通过“就业服务围着农时转”灵活机制,保障80%以上用工稳定率,依托“场地租赁+任务提成+合作经营”模式,带动村民20余人就业,助力村集体年增收超3万元。

经济开发区李家疃劳保电商工坊

 经济开发区李家疃劳保电商工坊属于电商直播型工坊,占地900平方米,主要通过以村集体闲置资产入股,与第三方合作销售劳保鞋,按照51:49比例进行分红。目前,已创办直播间2个,运营网络销售账号5个,固定销售10余种劳保产品,为村民提供产品包装、搬运等岗位30余个,年销售额达1100万元,村集体年收益超30万元,带动周边村租赁仓库每年增收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