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查收!高密市暖“新”服务清单发布
为进一步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聚焦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近日,高密市研究出台了一批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暖“新”举措,现面向社会集中公开发布。
市总工会
• 开展建会入会行动。举办“建会入会宣传月”活动,全力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并推动已建会的新就业形态企业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开展集体协商,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强化保障体系。针对新业态劳动者社会保障覆盖率低、商业保险投保困难等问题,为1800余名新业态劳动者赠送1年期专项综合互助保障。参保会员在因意外事故导致伤残或身故时,依据不同伤残程度及相关事故责任认定书,最高可领取50000元伤残或身故互助金,切实筑牢保障防线。
• 促进技能提升。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技能竞赛。通过搭建竞赛平台,营造良好氛围,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间的技能交流,切实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 健康关怀服务。推进“流动体检直通车”走进企业、站点,为100多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免费体检服务。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一线疗休养,帮助其缓解工作压力、调养身心。开展“心理健康直通车”和“医学科普公益宣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心理健康普惠服务.
• 优化阵地服务。持续提升67家工会驿站等阵地服务质量,在驿站内开展心理咨询、法律咨询、就业指导、社保政策宣讲、免费义诊等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打造温馨的“歇脚地”“加油站”。
• 维护合法权益。开展全方位的普法宣传与法律服务,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协商和解、争议调解、法律援助、代写法律文书等六大项服务。同时,走进新业态企业开展劳动用工“法治体检”活动,排查企业劳动用工风险。
市妇联
• 开展巾帼宣传宣讲活动。结合“三新”领域妇女群众行业特点和需求,面向“三新”领域开展“线上+线下”的“美家学院”巾帼大宣讲、“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等宣讲活动,通过身边典型讲述身边故事,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把党的创新理论、行业政策及家庭家教家风知识等送到妇女身边,引领从业女性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 开展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发挥市女创联平台作用,组织女性创业者开展考察交流、培训提升等活动,助力“妇字号”企业创新发展。联合举办招聘洽谈、巾帼好项目好产品展示、电商培训等活动,发挥“巾帼推荐官”作用,推广“妈妈岗”就业新模式,帮助妇女就地就近灵活就业。推进巾帼家政提质增效,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组织参加巾帼家政培训、技能比赛。
• 开展巾帼维权暖心行动。抓住宪法日、反家暴日等节点,举办电台直播、普法讲座、以案释法、普法宣传等活动,推动普法宣传走进基层,走进“三新”领域妇女群众身边。切实做好妇女维权热线接访等工作,用心用情为“三新”领域需求妇女群众提供服务。
• 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实施“幸福护航·和美之家”项目,拓展心理疏导、危机干预、法律咨询、亲子教育等系列婚辅路径,为“三新”领域婚姻家庭注入幸福元素。
• 开展青年交友联谊活动。依托“豪迈红娘”公益品牌,利用“豪有缘”数字化线上平台,扩大服务范围,升级服务质效,举办系列联谊活动,提高联谊效率,推进解决“三新”领域青年婚恋问题。
• 开展关爱女性健康行动。做好“三新”领域低收入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和救助工作,开展女性健康知识宣传,提高“三新”领域妇女健康意识,撑起健康“保护伞”。
• 开展关爱关心助学行动。在符合条件的“三新”领域家庭中,开展“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寒暑假儿童关爱服务、“儿童友好”等行动,组织开展共读一本书、手工制作等特色活动。持续实施“春蕾计划”,号召社会爱心人士和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为符合条件的“三新”领域家庭中的女童发放资助款。
• 打造“娘家人暖‘新’角”。依托骑手驿站、妇女之家、暖“新”微家等阵地设立“娘家人暖‘新’角”,配置女性用品、防寒消暑用品等“娘家人暖‘新’包”,让“三新”领域妇女就近就便找到身边的妇联组织。
市网约配送行业党委
• 开展“三好”选树表扬活动。评选10名爱岗敬业“好骑手”、9家暖新助骑“好商家”、5名关爱奉献“好市民”,予以通报表扬,发掘一批好人好事、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增强骑手群体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
• 提炼“凤城骑先锋”党建品牌。坚持“强党建,促发展,利监管”党建理念,提炼网约配送行业党建品牌和党建工作法,成立网约配送行业党群服务中心,以党建引领网约配送行业高质量发展,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骑手的温馨港湾。
• 优化网约配送员群体从业环境。新设“骑手食堂”9处、“骑手药房”9处、“骑手友好商家”9处,探索“友好市场”“友好商圈”“友好小区”“友好商家”等“友好场景”建设。
• 举办“暖新”服务系列活动。抓住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开展开展新春送福、庆“三八”关爱女骑手、庆七一党旗颂、庆十一祖国颂、夏日送清凉、冬日送温暖、骑手节庆祝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暖“新”服务,凝聚社会各方关心关爱力量,提升网约配送员群体的融入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 发挥骑手综治“新作用”。将监管需求与行业特点相结合,聘请外卖骑手作为食品安全暨反食品浪费社会监督员,发挥其“食安哨兵”作用,延伸基层监管触角,建立食品安全共治新机制。
• 开展交通安全、权益保障普法宣讲。开展“我心向党”宣讲活动,强化部门联合联动,邀请相关部门为外卖骑手提供交通安全、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咨询和援助。
市互联网行业党总支
• 搭建一个平台。成立自媒体联盟,为全市自媒体从业人员搭建深化交流合作、履行社会责任的平台,引导他们“说高密好,对高密亲,为高密干事”。
• 制定一套制度。自媒体从业人员思维活跃,通过制定完善《高密市自媒体章程》《高密市自媒体自律公约》等系列制度,使自媒体从业人员管理有章可循,实现闭环。
• 举办一次培训。“七一”前后举办一次自媒体党员培训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观摩和党性教育等形式培根铸魂,引导他们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
• 表彰一批先进。利用记者节表彰十名“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网络大V。
• 评选一批好人。对在宣传推介高密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网络大V,推介参评“潍坊好人”“山东好人”“中国好人”。
• 宣传一批典型。对社会影响力大、示范作用强、正能量突出的“包了圆”“沈清儿”“泡泡”等网络大V的先进事迹,通过“报台网微端”等平台宣传推介,引导其他网络大V见贤思齐。
• 发展一批党员。表现突出的网络大V吸收为党员,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市物业管理行业党委
• 举办“物业管理大讲堂”。分层次举办12期物业管理培训,针对门禁管理、维修资金使用、住宅小区安全管理等易引发投诉问题,将住宅小区安全管理等政策法规作为培训内容,着力提升物业从业者素质能力。
• 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潍坊市物业管理协会高密办事处牵头举办劳动技能竞赛活动,激励物业从业者积极践行“创新奋进、奋勇争先”行业品牌,努力成为行家里手、业务先锋,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
• 开展健康体检活动。积极协调相关医疗机构,为大龄物业从业者进行一次全面健康体检,确保他们以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更好服务广大业主。
市道路运输行业党委
• 开展“暖新义诊、体检活动”。联合工会、医院等相关部门开展心理咨询、爱心义诊、健康宣讲等活动,帮助货车、网约车驾驶员排查潜在健康问题。
• 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联合工会、行业协会等部门,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为货车、网约车驾驶员发放暖“新”物资,为新入会司机申请工会意外伤害险。
• 开展从业技能安全培训。组织行业内企业开展车辆检测、安全警示课堂、应急急救培训等活动。
• 实施“司机之家”扩覆盖工程。升级现有司机驿站服务功能的同时,协调网约车俱乐部新设一处暖“新”场所,为网约车驾驶员提供便利服务。
• 提供法律援助。为有需要的道路运输企业、驾驶员提供劳动权益保护、交通事故处理等方面的咨询和援助。
• 为困难司机及其子女向上争取权益保障。以组织参与省道路运输行业党委“红鲁畅运·暖心”“点亮未来”青少年助学公益项目等方式,为司机纾困解难。
市电商行业党委
• 构建“全链条”孵化体系。在高密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初创企业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及共享直播间,提供全链条服务,激发初创企业活力。
• 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因地制宜开展电子商务培训,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员具备电商实战操作的全方位知识技能,培育能够服务本地发展的实用型电商人才。
• 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在高密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设立“助企服务站”,提供营业执照代办、税务登记、政策申报等“一条龙”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 深化“产业+电商”资源对接。组织我市名优特产企业参加“产销对接会”,帮助农特产品供应链、物流企业与电商企业直接签约,降低采购成本,拓展市场渠道。
• 实施“暖新护企”行动。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每年评选3-5个特色产品,提供包装设计、营销推广等全流程支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市快递行业党委
• 完善劳动权益保障机制。会同市人社局持续推进全市快递行业劳动用工规范化,督促企业与快递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工作内容、薪酬标准、休息休假等条款,实现劳动合同应签尽签。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优先推行工伤保险。
• 强化职业发展保障。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等部门举办2025年潍坊市快递员技能竞赛,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指导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自主评价,全面提升快递员在收寄、分拣、投递等各个环节技能水平,鼓励快递员通过技能竞赛、学历提升等方式获得职业晋升机会,支持优秀快递员进入企业管理层。
• 开展生活困难职工、困难党员帮扶工作。推动市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市快递行业协会同企业建立困难职工、困难党员专项帮扶机制,指导企业建立“员工关爱清单”,落实工会、党员救济政策,组织企业党员与困难快递员结对帮扶,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帮助快递员解决子女入学等急难愁盼问题。
• 组织“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联合市总工会及相关部门单位,为快递员发放防暑降温用品和保暖物资,指导企业在营业网点设置休息区,提供解暑饮品,力争覆盖快递员群体200人次以上。
• 推进现代化快递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市级集快递、电商、仓储多维一体的现代化快递产业园区建设,建立职工食堂、工会联合会、快递员驿站等,为一线快递员提供就餐、饮水、充电、休息等便利服务,解决快递员“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