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这个让刘大哥铭记的日子,妻子出院整整一年了。55岁的尹大姐时常和别人说,过去的两年里自己被疾病折磨的要命了,现在的身体好了。当初多亏了当初丈夫刘大哥和自己听了医生的建议和鼓励,坚信有希望,没有放弃治疗,才会有现在的好日子。
愁云惨淡,曙光无望 因为反复发作的“鼻窦炎”尹大姐于2018年4月曾进行了第二次手术。回家后的尹大姐身体一直不舒服,头痛、食欲不振、贫血反反复复的到了6月份。正值麦收季节,刘大哥顾不上家里的农忙,接连带着尹大姐往返各医院,尹大姐的病情也是反反复复、发烧、感染、腹痛、低蛋白血症、贫血、重度营养不良等一系列的问题一直伴随,久治不愈,一家人甚至都有些绝望了。
尽管对于辗转各地的治疗有些绝望,但是刘大哥还是不离不弃的照顾尹大姐。2018年12月13日,已经连续腹痛伴呕吐13天,加重伴腹胀3天的尹大姐被刘大哥送到了平度市人民医院,由急诊初诊为“感染性休克、肠梗阻”后,紧急收住重症监护室,入院后,立即进行抢救、多学科会诊。尹大姐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后,转到了普外一科的普通病房。
尹大姐的病情经历短暂的稳定后,从12月19日开始再次出现剧烈腹痛、腹胀。谢经武主任医师带领韩荣昌主治医师、林喜丰住院医师仔细查看患者后,认为患者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具备手术指征,需行急症剖腹探查手术。但因为尹大姐久病不愈,严重消瘦,重度营养不良,所以手术风险非常大。病情如战情,容不得片刻犹豫。韩荣昌医师立即将患者病情、后续治疗方案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告知刘大哥。刘大哥听后毫不犹豫的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一笔一画的签了自己的名字。
术中探查后发现尹大姐的病情是非常严重的,有长约1m的肠管呈节段性坏死,腹腔内积聚大量脓液和脓苔。谢经武主任为尹大姐切除了坏死肠管,仔细清理了腹腔内的脓液和脓苔。为了严密观察病情,尹大姐术后被再次送进了监护室。
等待是煎熬的,而重症监护室门外的等待是令人抓狂的,会将一个人的希望和耐心磨灭。在尹大姐生病的两年时间里从未想过放弃的刘大哥萌生了放弃的念头,想放弃治疗,带妻子回家。
暗室逢灯,云开月明 当他这个想法被韩荣昌医生知道后,韩医生立即和他促膝长谈:“两年的时间您都过来了;风险那么大的手术您都签字了;万里长征都走过一大半了,咱这个时候放弃,岂不是功亏一篑?”一边说,韩医生一边掏出手机,找出刘大哥的微信头像(为了方便沟通,韩医生与刘大哥互加了微信,刘大哥的微信头像是他的全家福)指给他看,你看看这张照片,这一家人无论缺了谁都不再完整。为了这个家,咱们呢,再多等2天,就2天!好不好?如果2天后,她的身体状况还是没有好转,那时候你再带她回家好吗?”
这个时候谢经武主任也拉着刘大哥的手说:“咱们现在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请为两个孩子想想,两年你都陪着她熬过来了,再多等两天,别灰心,别放弃!”内心忐忑的刘大哥,看着普一科的这些医生们,眼神中再次燃起了希望,挺了挺腰杆,郑重地对两位大夫说:“好,那就麻烦你们了,你们多费心了”。
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和护士们也同样鼓励着尹大姐。与此同时,普外科的医生和重症医学的医生也共同为尹大姐制定了周密的术后治疗计划。静脉点滴、负压引流、抗感染、消炎、补充身体术后恢复所需要的营养.......也许是夫妻之间的感应,也许是听到了医生护士的鼓励,加上药物治疗的有效作用。2天,真的是2天!尹大姐术后烧退了,生命体征再次趋于平稳。
枯木逢春 陈花重放 尹大姐2天后从重症监护室再次回到普一病房。一天,两天.......慢慢的身上的引流管被逐根拔掉;慢慢的可以进食流质食物了;慢慢的白细胞、电解质、白蛋白以及身体其他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了。2019年1月10日尹大姐治愈出院了。
虽然是出院了,但是细心的韩大夫一直保持着和刘大哥的联系,有时电话,有时微信,及时了解尹大姐的身体状况。出院时候尹大姐体重只有70斤,也不能独立行走。2019年07月23日刘大哥发来视频,尹大姐已能独立行走,并能给家人做饭,体重已增长到了90斤。
2019年10月21日,受谢经武主任的委托,由李晓燕护士长带队,韩荣昌医生、林喜丰医生一行来到尹大姐家里,进行术后家访。看到尹大姐面色红润,行走自如,体重逐渐接近正常。普一科的医护人员们会心的笑了,也就放心了。
2020年1月10日,刘大哥说他们夫妻二人是坐村里早班车来医院的,除了来医院复查,更要再来看看救过妻子的命,给了妻子“新生”的医生和护士们,感谢他们曾经的辛苦付出,也是医生和护士的坚持、照顾,才能让他们继续拥有一个完整的家。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道出了医学的本质。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不仅仅是治疗患者身体的疾病,减轻身体的痛苦,抚慰家属心灵的创伤,这也是对他们的帮助。
[编辑: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