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一线党旗红 疫情在哪里支部就建在哪里

2020-02-10 11:03   来源: 商讯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平度市人民医院院党委决定在疫情防控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任命副院长刘金旭为党支部书记,

  



  成立当天,临时党支部即开展“护佑生命跟党走,扁担精神刻心上”主题党日活动。这是一次情况特殊的主题党日,主题党日分别在发热门诊、隔离病房两个不同的地点进行。大家面向党旗,庄严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时刻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宣誓的同志目光坚定,一字一句充满力量!

  



  宣誓结束后,刘金旭同志宣读临时党支部决心书,决心书中写到: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是守护我们的初心。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担当使命、科学防治、迎难而上,我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切实扛起疫情防控的责任和使命,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让我们医院的“扁担精神”在每一名党员心里发光发热,坚决扛起为平度父老乡亲身体健康保驾护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党员同志纷纷并在党支部的决心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写下了此时的感受。

  让我们看看大家的肺腑之言:“我们是党员,组织这么信任我们,我们应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党员跟着工作走,现在我们有了临时党支部,工作也有了力量和支撑”;“平常工作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机时刻豁得出来,现在就是我们党员同志站出来豁出来的时候了,我们一定行”;“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科主任,冲在前面是应该的”。

  波涛蓄势,起于涓滴;事业成败,在于人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在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和话语背后,我们看到了人心、看到了共识,看到了信仰,更看到了希望。

  战疫情,党员冲锋在最前方

  习总书记指出,在当前防治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峻斗争中,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抗击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临时党支部的共产党员们冲锋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他们用生命护佑生命,为患者点燃生的希望。

  从昨日18:30进入隔离病房,整整14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的三位医护人员------李磊强、苗妮妮和徐超带着满脸的疲惫,脱去层层密实的防护服,从隔离病区的污染区返回清洁区,佩戴防护口罩留下的印迹清晰地勾画在她们的脸上,苗妮妮护士长开玩笑说她的鼻子快被割断了,我说你要毁容了。

  以上这段话,摘自刘金旭的随记。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看到,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经受着巨大的考验。

  刘金旭,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医院副院长。在2003年防治SARS的主战场上,当时还在感染科工作的他自告奋勇报名参加战斗,是在第一线坚守时间最长的医护人员,他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为全院干部职工树立了榜样。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面前,他又一次挺身而出,来不及跟家人告别,来不及收拾行李,第一时间出现在同和分院隔离病房。他有着丰富的应对疫情的经验,他的出现,给一线的同志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李磊强,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也是最早请战进驻同和分院隔离病房抗击疫情先头部队的一名党员。腊月二十七,最疼爱他的爷爷突发疾病离世,他一时间接受不了现实,在急诊抢救间失声痛哭。腊月三十接到医院通知,同和分院隔离病房急需医护人员值守,他当即向医院表态:“作为一名党员,时刻听从组织安排,随时上岗。”大年初五进入隔离病房后,为了不占用救治病人的时间,他尽量减少进出病房的次数,整整14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等回到清洁区,脱去层层密实的防护服,脸上留下了防护口罩的深深印迹。

  在他的笔记本上,我们看到这样一段话

  目前待在同和隔离病房已经过去了近50个小时。刚进入病房的时候,可能是些许紧张,再加上口罩、防护服、防护面罩确实憋人,感觉呼吸有些困难。病人急等着治疗,顾不上这些,赶紧询问病史,下医嘱。当天晚上我一个人一直留在隔离病房里,觉得周围的空气都是冷的。晚上没敢喝水,只简单吃了点饭,戴着尿不湿很不舒服。就这样,我整整坚持了差不多14个小时,战友们陆续到来了,把我替换下来。这里的工作已经逐渐步入正轨。

  来之前我就知道短时间内出不来了,所以感谢岳父岳母对家庭的照顾,感谢爱人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感谢父母和妹妹对我的鼓励,感谢院里的领导给我们解决后顾之忧,让我们安心进行救治工作。加油,战友们!加油,平度!加油,武汉!加油!中国!让我们一起战胜敌人!

  我是党员,让我先上

  发热门诊是我院防控新冠病毒的桥头堡,医院抽调的党员骨干无惧无畏,勠力同心,全力遏制疫情进一步传播扩散,为打赢防控疫情这场硬仗贡献力量。

  荆春明,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已经58岁了。在这次疫情来临之际,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要求到第一线去。同志们劝他:“你年龄大了,一线太危险,就不要去了,还是让我们来吧”,他却说:“危险我不怕,我参加过SARS防治,有经验,越是危险,越需要我这样的老同志。我们把好发热门诊这一关,对保护平度老百姓非常重要,无论如何,我得去”。

  张春玲,200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内科党支部的骨干分子,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同志,她同样有着一颗善良美丽的心灵。疫情面前,她积极响应医院党委的号召,主动承担起发热门诊的夜班值守工作,每天接诊大量发热病人,顾不上吃饭,没时间休息,科里的小姐妹要来替换她,让她歇口气,她反而安慰姐妹们:“我平时经常体育锻炼,身体好着呢,你们不用担心。再说一忙起来,忘了饿,也顾不上累,倒是你们,有的在哺乳期,有的还怀着孕,一定注意保护好自己”。

  和他们一样奋战在发热门诊的还有老党员、老主任王屹章、李积昌,两个孩子的妈妈刘颖卉,年轻党员肖园园,还有六个月就到退休年龄的孙淑珍。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我们相信,党的光辉旗帜会给我们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党员干部以无穷力量,临时党支部的党员同志必将象石榴籽一样紧紧实实地团结在一起,在执行攻坚战役中,凝聚起同心同德,同心同向的团结合力,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勇往直前的团队精神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共同迎接胜利的到来!

   [编辑: 王君莉]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