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切除的“定海神针”——神奇的肝圆韧带

2019-07-24 14:55   来源: 商讯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近日,平度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联合邀请的山东省立医院肝胆外科李春友教授团队成功为一位胰头癌累及大血管患者实施了“胰头十二指肠切除+大血管切除重建”大手术,帮助患者解除病痛。

  

手术切除



  

李春友教授



  74岁的陈大妈平时身体硬朗,2个半月前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最近还出现皮肤发黄的症状,为解除病痛的困扰来到我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于安星结合病史和查体,为陈大妈完善了上腹部CT及MR检查,提示胰头肿瘤并累计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约2-3cm范围。

  科普链接:

  胰头癌是起源于胰腺头部的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胰腺恶性肿瘤中我们通常所说的胰腺癌是指胰腺的外分泌肿瘤,它约占胰腺恶性肿瘤的90%以上,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近年来国内外发病率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不易早期发现、切除率低和预后差为本病的特点。可切除病人5年生存率不到5%,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四位。

  肝胆外科主任李哲夫、副主任医师李斌进行科内讨论:肿瘤切除风险较大,且需对门静脉进行切除和重建。在病人的强烈要求下,肝胆外科联系了省立医院专家主任医师许世峰,通过详细的交流讨论,许主任决定来我院与肝胆外科携手为这位74岁的陈大妈进行手术,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的折磨。

  5月25日,省立医院专家主任医师许世峰如约来到患者床旁,再次确定了手术方案:行门静脉切除,対端吻合;如肿瘤累及血管范围大,行肠系膜上静脉切除,人工或自体血管架桥吻合,综合考虑,决定采用肝圆韧带进行搭桥。

  科普链接:

  肝圆韧带是脐静脉闭锁后的遗迹,自脐移行至脐切迹,经镰状韧带游离缘的两层腹膜之间到达门静脉左干的囊部与静脉韧带相连。胎儿出生后,脐静脉完成他们的使命,不再输送血液,退居二线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韧带。脐静脉体内保留着血管残腔及相当完备的血管壁,在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它会挺身而出,重新开放以缓解门脉压力。此次手术中我们用它架桥,完成血管重建,成为我们能否顺利安全切除肿瘤的“定海神针”。

  下午2时30分,主任医师许世峰、主治医师于安星、医师代学强、吕晓宇等医务人员共同为陈大妈进行手术。许主任首先对“定海神针”肝圆韧带进行仔细裁剪,代医生小心翼翼地进行处理,以备待用。按照手术方案,陈大妈的手术进展顺利,对肿瘤进行切除,并对被肿瘤累及的门静脉及肠系膜等血管进行部分切除。最终,“定海神针”肝圆韧带出场,成功将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搭桥连接。下午8时,历时5个半小时的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半个月,陈大妈治愈出院。

  相关链接:

  李春友教授团队作为我院的特聘专家教授,将长期入驻我院肝胆外科,通过现场手术、术中指导、门诊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学术讲座、科研合作、远程会诊等方式,对我院肝胆外科进行传帮扶带。

  平度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可开展肝癌、胰腺癌、胆管癌、壶腹癌、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肝血管瘤的常规治疗及微创治疗,并着力打造特色学科,精品学科。

   [编辑: 王君莉]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