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刘宝义教授:医生最重要的是救人心

2017-10-23 14:25   来源: 商讯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初见呼吸内科副主任刘宝义教授,就被他亲切的微笑打动,那是下午3点,他刚刚做完2例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术虽不是高精尖技术,但却是呼吸内科大夫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这项检查的主要作用是看肺的结构改变,假如病变在气管里,就要用镜子取到标本供化验,帮医生做诊断”,刘宝义教授习惯性地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着这些知识。医生本不必向病人交代这么多,但他认为,与病人的沟通很重要,只有沟通到位,患者和家属才会觉医生在帮他们。他说:“我们医院的院训是‘医道从德,术业求精’,首先强调医道医德,比起技术,医生最重要的是救人心。”

  

刘宝义主任主持科室早课。



  临别赠言引来人才,学科建设夯实基础

  如果只看简介,刘宝义教授是个名副其实的医学大家:1996年硕士毕业,2004年博士毕业,擅长肺气肿、哮喘、胸水、难治性咳嗽诊治,擅长呼吸机使用,熟练掌握胸腔穿刺、动脉穿刺、支气管镜活检等各种临床常用检查治疗手段,尤其对重症病人心肺功能掌握全面,配合听诊等体格检查及早准确判断病情并给予合理治疗。

  而熟悉他的同事和患者认可他医术的同时,更深深折服于他的人格魅力。

  四年前,根据工作安排,刘宝义教授将从齐鲁医院中心院区调到青岛院区,当时科里的同事张海青在他的送别会上真情流露地说:你操作胸腔镜和气管镜,经皮肺穿,驾轻就熟,面对各种复杂的呼吸机运筹帷幄。你上下夜班,常常放弃休息,游离在医院会诊。你凌晨三点骑着电动车来抢救病人,下楼发现车子丢了,一笑了之。十一月份,你忽觉脚趾冰凉,倏然发觉,原来还穿着凉鞋……

  这样率真可爱的人,多年陪伴一朝分别,想到此处,很多人潸然泪下。

  一番发自肺腑的送别之言,让6个大夫下决心跟随刘宝义教授来到青岛院区,就这样7个人,从一点一滴开始,踏踏实实建设高水平的呼吸内科,为青岛周边的老百姓服务。

  如今四年过去了,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呼吸内科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人才方面都稳步前进,病房、门诊和肺功能室都得到长足发展。

  目前呼吸内科主要开展了支气管镜、肺功能室、呼吸机和胸腔镜等技术,内科范围内的检查治疗已非常成熟。支气管镜检查术方面,所有项目都能开展,支气管镜活检、纤维支气管镜下抽吸术(TBNA)都比较完善。鉴于肺功能是最早发现肺功能病变的一个条件,也是所有脏器里可以在结构发生病变前出现功能病变的器官,全院从一开始就重视肺功能室的建设,并将目标定位于建设高水平的大肺功能室。目前齐鲁医院青岛院区的肺功能室所有相关检查都能做,全套检查费用在300元左右。医生建议,肺功能室的检查更适合结构没坏导致的功能变化,可以让诊断提前。

  为了方便患者,刘宝义教授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床边支气管镜的开展,这项技术如果能得以开展,就可以接受更多患者的床边镜检查预约,造福更多老百姓。

  西医博士爱中医,“中医是时间和空间的医学”

  

呼吸内科学习讨论会,小白板上内容“中西医结合”。



  在呼吸内科医生办公室兼会议窗户显眼的位置,挂着科室学习的小白板,上面“秋三月”“阳气”等带有强烈中医印记的字样和西医注射示意图相得益彰。这位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现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的西医博士对中医情有独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为案头常备。

  刘宝义教授喜欢中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初中三年级。那时候的他在历史、地理、生物三门课中,只有生物学得最好,而且经常考满分。因为生物好,他逐渐生出了想要学医的念头。到高一,男孩子的天性逐渐显露,刘宝义教授喜欢上了历史故事里的各种功夫,针灸、气功、黑沙手……“那时候不仅心里喜欢,还用行动喜欢,痴迷练功的结果是走火入魔手都肿了。”说起这段淘气的经历,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一番折腾为后来喜欢研究中医埋下了种子。高中毕业后,刘宝义教授毫不犹豫报考了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立志投身中医事业。当时老师有权为懵懂的学生修改志愿,觉得西医更加适合,就帮当时的刘宝义教授修改到山东医科大学。

  那之后,刘宝义教授说自己消沉了一段时间,但“对喜欢的事情很敏感,一定能做好”的他想通之后很快就把学习追了上来。因为“牌技不好”,刘宝义教授只能在舍友打扑克的时候窝在上铺看书,也是这段经历,让他涉猎了很多关于中医的书籍,对中医理论研究颇深。随后的日子就像火车进了轨道,一直奋力向前。

  中西医虽然隶属不同系统,但在临床上可以相辅相成,不带一点功利目学习的中医底子无意中帮了刘宝义教授很多。“中医再深就是哲学,所以我从中医角度接触到了哲学,任何人当你用哲学观念看科学时,你的思路就会打开。”因为懂中医,刘宝义教授常常有小小的自豪感。“中医思维让我做事不极端,和病人沟通更加容易,看问题比较全面。管理科室方面,也有利于我和领导和下属更好沟通。当然具体临床用药操作方面,还是得靠过硬的专业知识。”说完,他又和善地笑了。刘宝义教授说这样的笑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家风。

  这些年很多人将中医与西医放在相同的维度下进行比较,说中医疗法有很多无法通过西医科学实验的方式验证,并据此发表“中医是伪科学”的言论。“真正了解两种医学的人不会说这样的话。”刘宝义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医是时间和空间的医学,擅长治未病;而西医对肉体掌握比较好,比如人长了肿瘤,西医可以把瘤子切掉。中医和西医是两个系统,没有可比性。”

  

刘宝义主任和科室大夫例行查房。



  “很多医疗不仅仅是技术比拼,医生最重要的是救人心”

  96年开始从业,到如今已经21年。21年,医疗前线,见多了生死却无法习惯生死。每个生命都应该是珍贵的,每个灵魂都应该得到最诚心的安抚。刘宝义教授坦言,从技术上说,任何关于专业的考试他都合格了,但很多医疗不仅仅是技术的比拼,医生最重要的是救人心。

  前段时间,刘宝义教授接待了一位患者家属的女儿和老伴儿,这位患者前不久刚刚安详地离开人世,她们是来表示感谢的。

  原来,该患者此前在医院住院治疗时,一口痰憋在嗓子眼里咳不出来,老伴儿强烈要求插管吸痰,女儿却倾向不再插管。刘宝义教授找到二位家属细细解释了患者当下的病情,并从专业角度给出医生的建议。他至今还记得自己说过的话:“如果他是个30岁的小伙子各项身体机能都很好,或者哪怕有10%的希望他能从ICU里出来,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救他。但他是位90多岁的老人了,没有任何生的欲望,很有可能进了ICU就没有机会再出来,即便将他的生命延长3天5天,甚至3个月,一旦拔了管他的生命会立刻结束,那时候很可能会人财两空。”后来患者的老伴儿想通后,同意了女儿不再进行插管治疗的意见,老人最后走得很安详。

  临终关怀是刘宝义教授一直关注的领域。怎样才算孝顺,才算对患者和家属好?有时候一家几个儿女,其中有一个非常富有但从来没有照顾过老人,当老人临终时儿女就会想要花钱再把老人多留一段时间,好像这笔钱花出去了他就尽孝了。

  “如果人一辈子要花100万,前99年花了1万,最后一年花了99万,合算吗?孝顺吗?患者和家属都不能把钱这样扔到医院里去,医院不会挣这样的钱,医院是救命的。”刘宝义教授一直持这样的观点,人要尊重规律,尊重肉体,也尊重灵魂,在这一点上大多数家属是能够沟通的,而“只要家属有一点点理智可以讲道理,我们就会想法设法跟他们沟通到位”是刘宝义教授对科室人员再三强调的工作原则。

  “有些医疗上的最优选择医生不给患者和家属说清楚,到了事不可为的时候难道让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埋怨吗?我们医院的院训强调医道从德,就是要沟通,帮助病人理解死亡,也是对病人的善。”刘宝义教授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临终关怀就是要充分沟通,充分沟通的重点在于不要让垂垂老矣的患者受罪,不要让家庭纠结,不让活人难受,不让钱空花。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