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服务和“四德”建设为抓手 珠海路街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2014-12-12 12:26   来源: 商讯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在珠海路街道辖区内,我们不时可以看到社区志愿者们穿梭在大街小巷,有了这些人的忙碌,交通更有序了,楼院更干净了,垃圾分类率也越来越高了。当然,整个街道的环境也更舒适,居民和谐氛围也更浓。近日,珠海路街道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有声有色,各个社区依托一大批由普通居民组成的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这个志愿者群体,掀起了人人争创文明城市的热潮。

   好人带好头,服务为社区

      “像收个电费啊,居民家里有啥事啊,能帮忙就去帮忙。”今年72岁的王秀美是香港花园社区湾仔小区9号楼的楼长,她说到,她在9号楼已经干了10年的楼长,心里想的都是为居民多干一点事,“干楼长以来,感觉内心十分平和,以前那些事不关己之类的俗话我觉得是不对的,只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才能使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她呼吁居民参与社区活动,让居民把社区当成家。

        自2014年4月以来,珠海路街道依托半岛都市报《珠海路社区新闻》,开辟了社区好人专栏,每周推送社区好人,截至今日,已经评出98位。“每个社区里,都有代表人物,他们有的是热心肠的楼组长,有的是争创优先的离退休老干部,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引导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让这些社区好人也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珠海路街道办工作人员说到。

  社区志愿者,全天候服务

      “不用客气,有什么事您来个电话就行,我们能帮的肯定义不容辞。”在香港花园社区古田路14号片区,几个穿着橙色马甲的工作人员在修理好楼里的灯泡后,面对居民的连连道谢,辛兆勤热情地说道。今年64岁的辛兆勤是“为民365”便民服务队里最年长的,自2003年开始为社区居民义务服务。

        这支义务团队成立于2003年,由20多名退休老技工自发组织成立了便民服务队,一旦社区的家家户户有个换灯泡、修电器、修水管、清理卫生的小事,只要居民一个电话,他们就会第一时间赶到求助者家中解决难题,而且从来不会收费,在10多年的服务中,他们有时还会自己垫钱帮助居民。

      “现在除了香港花园为民365便民服务队之外,我们其他各个社区志愿者的工作也十分突出,像社区里卫生服务志愿者、垃圾分类引导志愿者以及公共文明引导员等,这些都是精神文明建设靠大家的体现。”街道办工作人员说到。现在珠海路街道辖区内共有166位垃圾分类志愿者,70余名公共文明引导员,他们每天坚守岗位,在辖区每个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四德宣传栏,身边好榜样

      “宣传栏上爷爷奶奶们的事迹很感人,我回去一定要给同学讲讲。”家住善化路社区、今年11岁的小学生单荷指着休闲广场上的大型“四德”建设宣传栏说道。在善化路社区每个楼院,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宣传栏,目前已经安装有100多块。

       “四德”精神主要概括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每个方面都专门创作了漫画,内容丰富多彩连小孩子都一看就懂,这些“四德”人物事例已经成为社区居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事迹,而像这些的道德模范和热心人士在珠海路街道各社区并不在少数,汕头路社区宋新戎凌晨接到邻居求助帮忙关掉漏水阀门,香港花园社区义工辛莉莉大年初一也在打扫社区卫生,海口路社区居民戚长美为救居民送医院而闪了腰,香港花园“夫妻楼长”辛悦刚、梁丽青夫妇更是包了整楼的卫生……人人做好事的现象已经成为各社区最常见的普通事。

      构建多元化志愿服务体系

      近一年来,珠海路街道以激发群众力量、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在社区居民中广泛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挖掘整合社区志愿服务资源,构建起了社区党员、居民能人、社会组织、高校学生、驻街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的多元化社区志愿服务体系,不断拓宽社区志愿内容、丰富社区志愿活动,初步形成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以发展志愿服务和“四德”建设为抓手,全面推动街道的精神文明创建,形成了邻里互帮互助,好人不断涌现的局面。

   [编辑: 董芳]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