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青年冠脉左主干病变“九死一生”,平医心内科为其搭起“生命桥”

2024-06-18 10:15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4319)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6月18日讯 急性心肌梗死,一个如同“恶魔”般的名词,近年来频频闯进公众视野。急性心肌梗死意味着给心脏供血的三条冠状动脉之中,至少有一条出现了急性闭塞。冠脉三条血管病变之中,左主干病变所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最为凶险,死亡率高达90%,也常被认为是介入治疗的“生命禁区”。尤其合并急性左心衰及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率更高,大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机会到达医院,猝死风险极高,可以说“九死一生”。

近日,38岁的青年小邹像往常一样,准备去公司上班。可就在早餐吃完后,他突然开始心悸、胸痛,痛得直冒冷汗,当时以为可能是胃病犯了,休息了一会后逐渐缓解,可10分钟后又开始疼痛了,伴大汗及头晕,反复了约有3个小时。家人立即将小邹送到平度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急诊行心电图示:心房扑动,显著ST-T改变,紧急收住病房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完善辅助检验检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阵发性心房扑动、心功能不全、脑动脉供血不足、2型糖尿病、肝功能不全、低钠血症。患者入院后症状持续存在,心内科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安排急诊冠脉造影术。

经造影后诊断,小邹为“左主干+前降支”病变,首选治疗方案是冠脉搭桥术,但患者及家属了解情况后,完全拒绝外科搭桥术,要求冠脉介入治疗。介入术后小邹感觉良好,症状缓解,康复出院。左主干病变与巨大缺血风险相关,长期以来一直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专属领域,也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圣杯”。

近一个月,类似左主干重度狭窄的病例,平度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已成功处理了3例,打破了左主干病变常被认为是介入治疗的“禁区”的这一理念,目前其他几位患者都已经顺利康复出院,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平度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介入团队,不断突破创新,不仅将过去介入治疗的“禁区”左主干病变、三支复杂病变纳入治疗常规,近年来还率先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支架植入等高精难介入手术,使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救治服务,恢复健康,回归社会。

相关链接

心内科科室介绍

平度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是2020年县域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技术力量雄厚、设备一流、服务质量优良、服务环境优雅,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心内科科室业务范围

主要对高血压、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包疾病、大血管病及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进行现代内科诊疗和介入诊疗。

现已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术、冠心病介入治疗;缓慢心律失常永久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快速心律失常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及ICD置入;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的介入治疗,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心衰病人CRT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等。

目前投资300余万开展的心脏康复项目,是平度市首家。主要针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等患者。通过安全有效的运动、饮食指导、心理调节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善,使患者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

设备:拥有国内一流的心血管造影机、主动脉球囊反搏泵、多导电生理监护仪、食道调搏仪、心脏射频治疗仪、彩色多功能超声诊断仪、动态心电图仪、螺旋CT、心肺功能评估及心脏康复设备等高档仪器设备。

心内科科室业务量

年门诊病人量60000余人次;年住院患者达4000余人次;年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0余人次;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及PCI术1500余人次,起搏器安装及射频消融术近百例。

科研及创新

学科建设成果丰硕,2005年《基层医院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等临床研究》获平度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积极参与国际大规模临床研究,先后参加了CCS-2、Create研究、OASIS-6研究。《Duke评分与冠心病介入治疗效果相关性研究》于2012年获平度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5年获山东省医学科技三等奖。此外,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课题《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CTS-AMI》。科室近2年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2017年心内科被评为青岛市C类重点学科,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现为国家房颤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及心血管康复中心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