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警惕老年诈骗,保护财产安全

2023-09-15 14:20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93194) 扫描到手机

案例概况:

近些年来,一些金融诈骗分子将诈骗对象瞄准了老年人群体,利用老年人高度重视健康心理、防诈意识不强等特点,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今年68岁的孙女士最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在小区邻居的介绍下,孙女士参加了某“健康讲座、义务诊疗”活动,其公开宣传称坐诊医生为某知名三甲医院主治医生,并以现场看病、开药的方式,将普通保健品包装成能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高价药品进行出售,孙女士花费2万元购买一疗程后,发现该产品没有任何疗效,怀疑上当受骗,遂选择报警处理。

案例分析:

此类诈骗主要为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慈善捐助、志愿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在获取老年人信任后,夸大病情、虚构保健品为特效药品,高价出售给老年人,骗取老年人钱款,或是利用老年人的信任,以高收益、高回报等理由非法吸纳资金。

风险提示:

老年人就医需到正规医院,切莫病急乱投医,不要轻信所谓“免费讲座、免费医疗”,更不要高价购买非正规药品、保健品,同时要警惕保本高息类投资陷阱,谨防上当受骗。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