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全新的日照市博物馆、美术馆,赴一场艺术之约!

2021-02-02 17:22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85921) 扫描到手机

      北依银河公园,西临碧霞湖,日照市全新的博物馆、美术馆落户北京路,历经三年建设,于2021年1月20日开放试运营,近日半岛网记者打卡日照市博物馆新馆。远远望去,玻璃墙面的长方体大楼规规矩矩却不失高端大气;走进其中,大厅中央一朵怒放的“花”扎根地下,向上舒展,直至覆满整个建筑,造型极具设计感,令人震撼。室内整体以灰白色调为主,干净、简约,只一眼便让人爱上。


      日出初光先照,众所周知,日照风景优美、生态宜居,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海滨城市。当推开博物馆展厅厚重的大门时,就像翻开了一部生动的日照史书,似乎每一件文物都在骄傲地宣告日照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文明城市。


寻觅史前文明

      当考古人员将黄土拂开,深埋于地下的石器陶器得以重见天日,穿越数千年在21世纪博物馆的史前文化陈列厅里等待与你相遇。本展厅主要分为“洪荒肇启人猿揖别——旧石器时代”、“曙光显现 文明形成——新石器时代”、“古国林立 文明发展——龙山文化”三部分。通过重要遗址发掘和研究成果,重点展示日照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证实日照地区当时的社会形态已经达到空前的高度,日照是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尽管很难想象这些粗糙的器具如何被使用,但考古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在日照繁衍生息了。依山傍海、气候宜人,日照自古就是人类的理想栖息地,是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寻觅夏商周文化
      夏代,日照地区有了与之对应的岳石文化。商周时期,还逐步形成了东夷民族的土著国家——莒国。周代,整个日照地区纳入以沂、沭河流域为中心的莒国,当地的遗存也被纳入莒文化的范畴。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齐鲁三大文化”,以青铜文化最具特色,是中国文明史上光辉的一页。
      本展厅主要分为“岳石文化”、“莒国春秋”、“周代遗存”三部分。通过莒国故城、典型青铜器、重要遗址墓葬等,客观展示了夏商周时期日照地区的东夷文化、莒国文明的发展程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欣赏汉朝风韵

    海曲汉墓是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出土大量漆木器和丝织品,在中国北方都十分罕见。博物馆汉代文化厅里陈列的漆器、陶器、青铜器、印章、玉器、丝织品等件件精美奢华。充满浓厚地域特色的珍奇文物,都是汉代日照发展辉煌的见证者,较为全面地再现了日照地区汉代雄浑古朴的文化风貌。

    当大家走到一张大屏幕前,周围的灯光突然全部暗下来,一段精彩的“刘章诛吕”短片开始放映,参观者的注意力被迅速吸引。直到灯光重新亮起,大家还沉浸其中久久回味。先进的沉浸式影片放映技术被运用到博物馆中,是现代与古老的结合,给游客带来一种新奇的体验。

探寻日照记忆

      日照山海雄观,安东卫和石臼所曾是明代抗倭要地,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成为守护日照的重要海防阵线;日照渔盐利饶,是汉代首批设立盐官的地区之一,盐业曾是日照经济的支柱产业;明清以来,日照商号林立,一度是海上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日照山海相依,沿海渔家世代以渔耕为生,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生产生活习俗。

      走进日照记忆陈列厅,众人被一艘大木船吸引住了,船体沉淀了岁月的痕迹,过去经历的风霜变成了它独一无二的勋章。讲解员介绍,这艘船由一位老渔民捐赠,木船头部用来存放渔具,渔民在尾部休息、吃饭,而中间的船舱可以装载一万五千斤鱼虾。听着介绍,记者在脑海中浮现出这艘木船在海上意气风发乘风破浪的样子,它一次次满载而归的鱼虾养活了渔民一家,而如今它像一位岁月迟暮的老人,博物馆成为了它最好的归宿。

一览名家风采

      走进历史名人陈列厅,膜拜前贤之风华,领略先哲之风采,与先秦贤达雕塑合照留念,听两汉英豪们的英勇事迹,探究六朝名流的风雅韵事,交流科举名士的独特思想。每个先哲伟人都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在人物本身背后,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展现日照地区浓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氛围。

临展厅—山东汉代画像石拓片展

      汉画像石是汉代墓室、祠堂、阙等建筑物上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雕刻艺术品,其整体形态又似绘画,有的还勾以墨线,施以彩色,是汉代人创造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山东汉代画像石题材内容广泛,是研究汉代典章制度、社会状况、民间生活等的第一手资料,堪称“一部绣像的汉代史”。

      临展厅里展览展品精选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藏汉代画像石精品拓片40余幅,旨在进一步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文化合作交流,期待能够带游客跨越时空,走进大汉帝国的精彩世界。

      记者注意到除了大量的实物、图片、雕塑、场景传统展示,博物馆还广泛采用现代多媒体互动、VR、三维数字化等先进科技辅助手段,强化陈展效果,增强游客的体验感。轻轻点击智慧魔墙上的图片,就能了解到每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考古发掘小游戏、文物拼图等,在游客的亲身体验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丰碑。”日照诗词学会会长、东港区作家协会主席辛崇发在参观日照市博物馆新馆后感慨良多。他说,日照市新博物馆展示了日照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日照历史人文风貌,辉煌灿烂的滨海文化。

日照市美术馆

日照市美术馆共有4个专业展厅,开馆期间共推出四个专题展览。

1号厅是山东美术馆馆藏精品展:

范迪安《初秋雨后的农家院落》79x119cm

王沂东《二妮的红盖头》140x80cm

冯远《归牧图》

张望《金色年代》

2号厅、3号厅是“阳光海岸·活力日照”中国当代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

孙晓云作品

陈振濂作品

一楼大厅是山东雕塑名家作品展:


宋真理《复制与粘贴——虢国夫人游春图》

刘大力《靓影》

❤4号厅是“童画日照”日照市少儿美术作品展:

郑涵宇《我爱美丽家乡日照》

张芮溪《鱼满仓》

张悦《最美家乡》

      丰富多彩的美术展馆内,可谓“群星璀璨”。汇集了齐鲁画坛、现当代艺术界扛鼎大家的作品,囊括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徐里、油画家王沂东和忻东旺等大家的精品力作。展览艺术水准之高、展品数量之多,创造了日照市美术展览的多个之最。

参观指南

      一、开馆时间

      周二至周日全天开放;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夏季:9:00——17:00(16:30停止入场)
      冬季:9:00——16:30(16:00停止入场)

      二、新馆地址

      日照市文博中心北区(北京路与泰安路交汇处向北约200米),北依银河公园,西临碧霞湖。

      三、参观方式

      1.线上预约。个人或团体参观均需通过日照市博物馆 美术馆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或通过电话预约(服务热线:0633—8788925)。预约成功后,现场取票并刷身份证入场参观。
      2.现场取票。凭身份证在入口自助取票机上取票,按工作人员要求有序进馆参观。
      3.错峰参观。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馆内实施错峰参观,单日入馆人数控制在上午500人、下午500人。

      四、参观须知

      1.日照市博物馆、日照市美术馆对社会免费开放,实行免费不免票,来馆参观必须凭身份证领取门票后凭票入馆,门票当日有效,过期作废。
      2.疫情防控期间,观众须出示个人健康码,显示为“绿码”后方可进馆参观。
      3.观众参观须全程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对于拒绝接受体温检测或体温≥37.3℃的人员,将谢绝入馆参观。
      4.排队等候和馆内参观请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减少交流,分散式参观。

      5.14岁以下未成年人需由家长陪同入馆,均需出示健康码(未成年人可随身携带健康码彩色打印件)。对没有智能手机不能提供电子健康通行码的老年朋友,要求随身携带健康码彩色打印件或凭有效证件登记入馆。有效证件包括身份证、户口本等。登记信息必须保证真实有效。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琦

      编辑:张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