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要采访呼吸内科主任王屹章,拍他一张工作中的照片,真的很难。一是因为他忙的不容易见面,二是面对镜头,他总是摆摆手:别拍我,拍科里的其他同志,他们都在忙。于是在病房大厅,不期而遇刚刚开完防控会议的他,拍下了这张照片。
短暂的交谈,王主任坦言:平度市的疫情防控,随着三例确诊病人的治愈出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然而对于呼吸科,肩上的担子一点也不能放松,防输入病例的艰巨任务依然,他们要在诊断上严格把好关。
众所周知,新型冠状肺炎和秋冬季节的呼吸道传染病在症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疫情爆发以来,许多有呼吸道症状的市民明显的感觉到恐慌,“我干咳,乏力,是不是新冠肺炎?我持续低烧,胸闷怎么办?我的CT检查病变,需不需要做核酸?”这些疑问,是王屹章和他的团队在门诊上经常遇到的。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进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看似简单的四个字,靠的是团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诊断经验。今年已经五十九岁的王屹章,还有不到一年就到退休年龄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使他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成为年轻医生业务上的榜样和主心骨。在工作强度上,他保持着和年轻人一样的干劲。冬春季的呼吸内科,本来就非常忙碌,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对呼吸内科的工作无疑是增加了更大的工作量。他反复叮嘱大夫们:“门诊肺炎患者要高度警惕,必须反复询问病史,不放过任何一例可疑”!每天8点的早交班,除了对常规病人的病情介绍,王屹章还要对住院危重患者及疑难患者逐一进行诊疗指导。再加上疫情防控的会议、会诊、病例讨论,他常常忙的顾不上吃饭。
疫情特殊时期,医院为最大限度避免交叉感染,将呼吸科门诊迁址7号楼,成立呼吸二科病区,收治排除新冠肺炎之外的肺炎伴发热患者。所有的工作,王屹章都亲力亲为:对门诊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进行系统查体,认真分析辅助检查结果,对于疑似患者组织及时的专家会诊,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科主任的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塑造了呼吸科这样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他们不但业务技术精良,对疑似和普通病人给以及时甄别,而且面对疫情大家从不叫苦叫累。田美香副主任和刘颖卉副主任对发热门诊24小时全程在线,即使深夜或者凌晨,发热门诊工作群里,依然会看到他们会诊的交谈。
疫情期间,为最大程度减少患者来院聚集引起的交叉感染,医院开通了网上发热咨询,呼吸科的5名高年资骨干大夫便和感染科大夫共同担起线上发热咨询回复的任务,面对疫情咨询者的紧张和恐慌,他们用专业医学知识指导咨询者并给予他们贴心的防控知识传授,深受咨询者好评。呼吸内科年轻医师孟晓在谈到王屹章主任时说: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呼吸科在完成日常诊疗工作的同时也要参与发热门诊夜间值班、全院会诊、还要负责24小时的网上发热咨询回复,工作确实很辛苦。但大家都不叫累,因为我们王主任比我们干的更多!
朴实无华的话语里,让我们看到一位在呼吸道疾病战线上奋战30余年的老专家在面临疫情时的付出和担当,无论是十七年前的非典,还是今天的新冠,他都像一颗螺丝钉,钉在最需要他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言,却绽放绚丽的光彩。这一束耀眼的光,也成为一盏明灯,带领着呼吸内科团队在抗击疫情的路上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编辑: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