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松博士谈白内障:白内障手术如何选择人工晶体?

2022-08-31 14:13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15772) 扫描到手机

得了白内障需要动手术,这是在60岁以上人群中,几乎有80%的人都要面临的问题。

众所周知,白内障手术就相当于给眼睛换“镜头”,因为白内障本质上就是人眼自身的晶状体发生了混浊,需要通过手术去除混浊的晶状体后,再植入一枚人工晶体,就可以让眼睛恢复原有的光学功能,实现视物清晰的效果。这个人工晶体也就相当于“镜头”。

并且,随着技术日臻成熟,人工晶体的种类也逐渐增多,不同的材质特性(软性、硬性)、不同的光学设计(球面、非球面、单焦、双焦、三焦),也让白内障手术术后的视觉效果不断提高,甚至一次手术,可以同步解决白内障、老花眼、近视、远视、散光的问题。

而患者面对众多型号和功能的人工晶体时,常常面临的疑惑就是到底该选哪种人工晶体?今天,我们就从以下四个角度详细了解人工晶体。

晶体材质特性

从材质特性上可分为可折叠晶体(软性人工晶体)和非折叠晶体(硬性人工晶体)两大类。非折叠晶体无法折叠,切口大、损伤大,目前已很少使用。

可折叠晶体经折叠后,只需要通过1.8-3mm的小切口植入眼内再自动舒展开,切口小、无需缝线、恢复快,是目前的主流选择。

而且目前折叠晶体从光学设计上可以有很多分类,例如球面晶体和非球面晶体、散光晶体和非散光晶体、单焦点晶体和多焦点晶体等。

球面和非球面人工晶体

根据晶体表面设计不同,白内障人工晶体还可分为球面和非球面人工晶体。非球面视觉成像效果优于球面,其原因简单来说,球面晶体在设计时采用球面设计,造成中央视力和周边视力出现“像差”,看东西时周边会出现变形,尤其是夜间活动时,看灯光会出现眩光,而非球面晶体更贴近于人本身晶体状体生理状态,能够很好的克服像差问题,无论白天还是夜间,都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所以想要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可选择非球面晶体。就像照相机的镜头在不断更新换代一样,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的设计也由原来的球面过渡到非球面,提高白内障术后患者的夜间视觉质量。

散光晶体VS非散光晶体

散光型人工晶体可以矫正散光,如果伴有散光的患者,可以选择植入散光型晶体,一并矫正,从而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

人眼的晶状体可随附着肌肉的调节而变厚或变薄,可以灵活变动焦点,就像调焦功能的照相机镜头,而人工晶体的焦点是固定的,早期的人工晶体是单焦点,植入后只能满足看远清楚或者看近清楚,因此术后还需要配戴眼镜,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晶体功能也逐渐从单焦发展到多焦,让患者可以通过一次手术,同步解决白内障、老花眼、近视、远视、散光的问题,多焦晶体也成为50岁以上人群的摘镜优选。

▶ 单焦点人工晶体手术仅仅解决看远或看近需求,手术后仍需配戴眼镜。

▶ 手术后无法满足现代人功能性视觉和中老年人群远中近全程视力的标准。

双焦点人工晶体

▶ 双焦点人工晶体只解决看远及看中,或者看远及看近。

▶ 有些中距离视力范围内,无法看电脑或者做家务等等,影响生活质量。

▶ 有些近距离视力范围内,仍需戴镜,无法做到完全脱镜。

三焦点人工晶体

▶ 拥有看远、看中、看近清晰舒适的全程视力。

▶ 术后白天夜晚自如驾车,看手机,做家务,术后大多无需配戴老花镜。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对人工晶体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在这里也提醒大家,最贵≠最合适,每个人的眼睛条件不同,特别是眼底条件不同,在选择晶体前应该和医生沟通清楚自己的诉求,此外,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晶体,也必须经过精密详细的术前检查,掌握自己的眼部甚至全身条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视觉质量的要求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