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范“代理退保”等风险的提示

2021-12-03 11:28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9517) 扫描到手机

去年,中国银保监会就“代理退保”等乱象发布了相关风险提示。当前,仍有一些不法分子以“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名义招揽生意,声称可帮助消费者“全额退保”“修复征信”“解决债务”“全额免息”,怂恿或诱骗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免息等事项。此类非法代理维权行为挤占正常投诉维权渠道和资源,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危害社会稳定。为此,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1年第6期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远离“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不法行为侵害,防范警惕以下风险。

一、 虚假承诺、伪造证据等不法手段阻碍消费者正常维权。

不法分子为了谋取利益冒充监管部门、法律工作者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骗取信任,谎称可办理全额退保、逃废债务、修复征信等事宜,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后,用编造事实、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手段进行恶意投诉,违背诚信甚至突破法律底线,不仅侵占消费者正当的投诉维权渠道和资源,阻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有效沟通,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 

二、危害消费者财产安全,暗藏集资诈骗风险。

“代理维权”以“维权”之名行“牟利”之实,如鼓动保险消费者退保正常的保险合同,并收取高额“代理维权”手续费,退保后还会诱导消费者“退旧买新”,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甚至截留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暗藏集资诈骗风险。 

三、 危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不法代理维权组织取得消费者委托后,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信息、通讯信息、家庭住址、金融账户、保险合同等敏感信息,个人信息存在被恶意使用、违法泄露或买卖等风险。个人信息泄露后患无穷,可能使消费者蒙受损失,危害消费者信息安全和人身安全。更要注意防范诈骗分子以“解决债务”“修复征信”等说辞骗取银行卡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进行盗刷或转账的风险。

为切实维护广大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平安产险特发布消费提示

提示一:正确认识个人借款保证保险,根据需要进行投保

借款保证保险是以借贷关系为承保基础的一种保证保险产品,其功能是为有融资需求的借款人提供增信支持,为出借人的资金损失提供风险保障。请消费者务必结合自身的还款能力综合考虑是否借款或者担保。

提示二:详细了解业务流程,谨慎确认相关信息

购买个人借款保证保险时,消费者务必认真阅读投保提示、保险条款、告知事项等相关文件,充分了解借款保证保险的功能和特点,明确借款成本和保费金额。谨慎点击确认及签字,确认签字后,即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建议消费者通过监管部门已批准的正规机构或渠道购买个人保证保险,谨防上当受骗。

提示三: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珍惜个人征信

保险合同签订后,应遵守合同约定,按时缴纳保险费,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未全额清偿借款本息前,投保人(消费者)不得退保。提前全额清偿借款本息的,保险合同终止。如有逾期或违约,保险公司会先行向出借人赔付,然后对借款人进行追偿,并可能上传个人征信系统,对未来个人的借款、出行、就业、任职等产生不良影响。

提示四:遇到纠纷,选择正确渠道维权

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消费者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后,直接拨打保险公司投诉热线,也可以通过拨打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等方式向监管部门反映,也可以申请调解或通过仲裁、诉讼等其它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