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治疗范围广泛!“电热针”防病治病安全有效

2021-10-22 11:23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44369) 扫描到手机

电热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夏玉清教授根据经络学说及《内经》“燔针”、“焠刺”的理论,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研发的一种新型针具,具有针刺与温灸之共性。电热针使针体可保持恒定的温热效应,根据患者的机体状态,较准确地调整针体的温度,改善、调节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状态,通过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作用机制多元

扶正助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所以治疗疾病的原则就是要扶正祛邪。

内热式电热针具有温热作用,可以助阳,如果人体阳气充盛,则温煦有常,脏腑功能得以正常运转,故电热针可以扶助正气,治疗阳虚所导致的虚寒证。如中焦虚寒者,内热式电热针可振奋脾胃阳气,以助其运化之功;肾阳不足者,电热针可益肾壮阳,治疗肾虚腰痛、阳痿;阳虚气陷。内热式电热针可升阳举陷,治疗胃下垂、子宫脱垂;阳虚水停,电热针可助阳补虚,阳气得充,则气化有权,水液运行无碍,从而使痰饮得化,水肿得消。

据实验证明,毫针可增加实验动物的白细胞吞噬能力并促进抗体形成,多方面提高动物的免疫能力,防御和抵抗致病因素的侵袭,亦即中医的“扶正”。内热式电热针既具有毫针的这一特点,又通过温热之力,振奋阳气而强化了这一作用,使得正气充实,卫外有固而“邪不可干”。

温通经脉。“夫十二经脉者,内属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沟通机体表里上下、调节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一旦经脉气血失调,就会引起病变,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疏通经脉是针灸治疗的重要治则,内热式电热针则通过对针体的加热,使得疏通作用加强,而起到温经通络之效。经脉阻滞,气血运行受阻,筋肉肌肤失于濡养,则可出现痉挛、抽搐、麻木、疼痛诸症,内热式电热针疗法温煦机体、疏通经络,鼓舞气血运行,筋肌得养,则能解痉止痛、除麻止痒,故可治疗各种痛证。

祛邪行气。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和邪气两方面因素。邪气是指对人体有害的各种病因,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痰饮、瘀血、食积等。

内热式电热针疗法不仅具有扶正的作用,亦有祛邪之功,这同样是由内热式电热针的温热性质所决定的。邪气分为有形之邪与无形之邪,如水湿痰浊、痈脓、瘀血等有形之邪易于凝聚,这些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就会阻滞局部气血而出现各种病证,且这类病证采用常规治法往往难以奏效,内热式电热针则具有独特优势。

潍坊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刘林正在为患者实施电热针疗法。

治疗范围广泛

脾胃病:常见的慢性胃肠炎、胃肠息肉、反流性食管炎等,尤其在胃肠息肉治疗方面有特殊疗效。

神经内科疾病:如脑血管病、脑血栓梗塞后遗症及各种神经痛、进行性肌无力等。

骨科疾病:颈肩腰腿等各种骨关节病。

妇科疾病:外阴白斑、痛经、不孕不育症及妇科炎症等。

五官科疾病:耳聋、耳鸣、过敏性鼻炎、急慢性咽炎、喉炎、牙痛。

针灸美容:黄褐斑、痤疮、黑痣等。

肿瘤患者及放化疗期间各种症状的改善。

治疗安全有效

针、热并用。电热针通过针体的自发热,在针刺局部产生热效应,行针治疗的过程中,类似于传统中医中的温针灸治疗,但其温度可控,安全性更高。

内热式发热。电热针与传统比较最大的特点是内热式发热,直接在针体的前1/3发热,从而使热量直接作用在穴位处,作用类似于烧山火的手法效果,且温度恒定,效果稳定。

微热温补。内经有云: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电热针的温度调节在32-42℃间,并无灼热或疼痛感,符合中医少火生气的理论。通过微热温补的方式调节体内气血阴阳,使其重新达到平衡,从而改善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