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研发,一汽-大众“守”“创”兼修行稳致远

2021-10-14 17:09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28722) 扫描到手机

30年砥砺奋进,春华秋实。一汽-大众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持续突破创新,谋求共创共赢,实现了从开拓者到引领者的跃迁蜕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屡战屡胜,成长为业界令人瞩目的佼佼者。在研发能力方面,一汽-大众技术开发自建立以来逐步成长为能够开展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的9个L1.5级部、近2000人的强大研发团队,目前已经建立从概念开发到批量开发再到试验验证的本土化能力。正如一汽-大众董事、总经理潘占福所言,一汽-大众研发既要守正,又要创新。就是要研发团队勠力同心、攻坚克难,持续提升研发能力,为公司打造更具产品力优势的车型,在激荡的汽车市场浪潮下,持续领航。

职能之变,有开发能力的企业才能走远

从产品工程部,到技术开发部;从最初的国产化转化到如今的技术研发, 随着一汽-大众快速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依据合资企业的利益诉求及国内市场的实际需要,做强技术开发日益成为重要的战略要点。“因为我们在中国,更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所以希望将我们对用户的把握转化成生产力,能够改进我们引进的产品。因此一汽-大众必须要有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开发总监于东海说。恰逢2020年是一汽-大众的“创变”之年,为了应对汽车产业的新四化的浪潮,技术开发进行了深刻且成功的变革,构建了以9个部为组织基础,以项目管理-协同开发-试验验证-产品工程-中心管控为主线的新研发体系,目标就是让技术开发形成完整的汽车研发职能,助力研发升级,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一汽-大众技术开发总监于东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汽-大众的核心部门,技术开发近年来不断加强研发软硬件的建设,每年投入超过5亿元。新技术开发中心、动力总成中心、新能源中心、车辆安全中心、台架试验中心等行业顶级的研发中心拔地而起,研发硬件设备更是达到5268台套,实现从概念开发到批量开发再到试验验证的研发全过程全覆盖。

除了硬件投入,人才队伍建设也是部门发展的重中之重。从一汽集团到一汽-大众就任不久的技术开发党委副书记隋志华说,一汽-大众这支研发团队给他的突出印象是“高素质”、“有活力”。经过长期发展和积淀,今天的技术开发已是一个兵强马壮的强大团队,近2000人的员工中,博士、硕士占到70%以上,平均年龄不到36岁,平均工作年限10年左右,还有近40名来自德国大众的员工,是一支专业过硬并且朝气蓬勃的研发团队。隋志华介绍,一汽-大众在研发人才培养、选用方面都做了科学合理的布局,同时在工作机制上对研发人员给予很大的支持,对一些创新项目专门设立了创新奖,激发研发人员干事创业的激情,开发出符合公司需要的产品。“我们这个团队是非常有希望的,相信未来一定会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

直面未来挑战,深化中外合作,一汽-大众的研发布局日臻完善,形成横跨中德两国共六个地点的研发联动机制。开发总部位于长春,成都和佛山两个分部以软件开发为主,杭州布局造型前瞻等研发工作。此外在德国大众和奥迪也设有属地办公室,主要协调整个车型的前期开发以及项目的信息沟通,和本部保持同步。在精准的研发布局和中外人员的精诚合作下,技术开发焕发着勃勃生机。

凭借着雄厚的硬件条件、高素质的队伍和精准的研发布局,一汽-大众技术开发协同德国大众和奥迪,持续向国内用户提供多款高品质汽车。今年一汽-大众向市场投放的5款产品均引起了市场的热烈好评,目前有28款车型在并行开发的进程中,2022年将有8款新的产品上市,引发用户广泛期待!

品质追求,要做就做最好

秉持“造价值经典汽车”理念,一汽-大众对高品质始终有着不懈的追求,这在公司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对比中可窥得一二。来到技术开发创新基地,一汽-大众ID新能源车与竞品车拆解后的零件同台陈列,从材料到做工的差别一目了然。创新管理及用户体验科经理王策正介绍:“为了全方位保障车辆电池包的使用安全,一汽-大众新能源车型增加电池包底护板和侧护板。护板壳体重量要比竞品多40公斤,同时采用了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电芯,确保在大幅提升电池包安全性的同时,降低电池增重对续航里程的影响。事实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车企,各项试验标准、特别是跟安全强相关的部分,都要远远高于国家标准。”即便是一些不易察觉的细节,一汽-大众也要做到尽善尽美,针对经常困扰用户的扎胎问题,ID.4 Crozz配备先进的自修复轮胎,保证直径小于5毫米的异物无法刺穿,为车辆安全行驶保驾护航。

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法规的要求,践行“创·享高品质”的口号,技术开发持续加大研发设施投入,推进大规模的试验中心建设。随着一汽-大众车辆安全中心、新能源中心、农安汽车试验场等一流试验场地建成使用,技术开发实力显著提升。

已于2012年投入使用的一汽-大众技术开发车辆安全中心,是大众集团第一个在海外获得大众和奥迪双认证的碰撞试验室,同时也是连续多年获得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试验室,而全新的新能源碰撞中心即将在2021年底投入使用。届时,碰撞中心总面积将达到26000平方米,成为国内安全试验测试技术最先进的试验室之一。一汽-大众产品交付用户之前,车型产品需进行上百次整车碰撞试验,通过正碰、侧碰、后碰等多种碰撞试验模拟用户可能遇见的碰撞场景,以严苛的试验标准确保车辆在碰撞发生的过程中,保护用户安全。

按世界一流标准、历经四年时间建成的一汽-大众新能源测试中心,具备新能源高压电池全方位测试能力,测试内容覆盖机械、电子、环境、安全、耐久五大类200多项,远超国标(20余项测试)要求。一汽-大众新能源汽车投放市场之前,需要经过电池整包温度冲击、浸水试验、火烧试验等恶劣工况的严格考验。确保车辆在任何工况下始终保持高压电池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严苛的试验标准体现了一汽-大众对于打造高品质汽车的决心。

更大的手笔则是一汽-大众在长春市农安县巴吉垒镇建成的占地600万平米,国内目前面积最大的综合性汽车试验场,实现100%德国大众认证标准,测试道路超越60公里总里程,具备全系列整车开发试验能力。农安汽车试验场总投资17.4亿元人民币,包括耐久强化试验区、综合性能试验区、耐久交变试验区等六大试验模块。其中,耐久交变试验是大众整车认可体系中最核心的试验,每台车行驶10万公里,相当于用户使用工况下行驶30万公里。一汽-大众任何一款车型投放市场前,都需要在试验场进行“浓缩”了世界上最恶劣的16种特殊路面的耐久强化试验以及超过十万公里的耐久交变试验等诸多试验,该过程模拟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每一种驾驶路况,验证了车辆在特殊工况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确保交给用户的每一款产品都安全可靠。

随着一汽-大众开发实力的持续增强,技术开发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开发分工,甚至有部分开发成果能够输入德国大众。对此于东海总监坦言:“由于德国用户与中国用户的需求和审美存在差异,加上德国大众有自己的系统性考虑、家族式设计语言,一汽-大众的输入被采纳的还比较有限。问题在于德国人更愿意去从技术出发去产生特征目录,而在用户这一个维度其实离中国市场比较远,因此我们一定要不停的影响他们。每年都会有很多德国人来看中国的车展,他们都承认,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全世界最活跃的,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100.7万辆,同比增涨220.9%恰是例证”一汽-大众的研发实力逐步得到广泛认可,中国市场的本土特点越发受到重视关注,在提升产品品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技术开发的任务更加艰巨,前景也更加广阔。

守正创新,两手都要硬

面对新能源汽车浪潮为车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汽-大众积极应对市场变革,聚焦核心业务调整,挖掘新的盈利模式,在新能源布局上发力,致力于引领未来移动出行方式,快速行动,扎实推进。但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够充分,使用场景还不够完整,传统能源车仍然是中国汽车市场主流。一汽-大众作为一个拥有超过2000万用户且销量主要依靠传统能源车的企业,在开启新局的转型中,如何处理好新与旧、当下与未来的关系?一汽-大众给出的答案是:守住传统能源车的绝对优势,在保证完成产销量目标的同时,实现向新能源未来的转型,总经理潘占福将此总结为“守正创新”,这也是一汽-大众2021年的主基调。

对技术开发而言,“守正”有三个方向:第一个是在引进车型上充分考虑并实现用户的需求和期望;第二个是对已经量产的车型进行产品力的持续优化;第三个就是把握行业和双方股东的技术趋势,在技术研究上精准布局。守正不是固步自封,而是积极进取,扩大优势。一汽-大众基于自有专利开发的全新混动变速箱正是典型代表,相较传统燃油车具有约20%的节油潜力。“深化创新提升车型产品力,技术开发一直在前进。”于东海总监自豪地表示。

“守正”不仅有对传统能源基盘的坚守,还有传统能源车智能上的进化,一汽-大众正在加速智能和人机交互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对此,智能驾驶开发部部长姜新明说,造车新势力成功打造了感官智能+网联等方面的优势并将其作为卖点长期宣传,导致中国市场上已经形成这样一种误解:只要是新能源车就一定更智能。但实际上新能源和智能是两码事,比如自动驾驶是基于传感器等诸多模块实现的,与汽车的动力源没有强捆绑关系,传统能源车一样可以做到更加智能,这也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

如何在守住传统能源优势的同时顺应新能源发展大势进行创新,一汽-大众有自己的考量——“我们需要在对现状与未来的准确分析研判基础上的创新”。技术开发在深入调研后认为,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其实到了一个拐点,下一代也就是3至5年之后的新能源车与现在相比,在电池电机、底盘、智能驾驶等技术路线上会有比较大的变化,创新一定要在看清发展方向之后才有意义。因此技术开发对汽车各专业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性全局性的分析梳理,明确了创新方向。在具体的创新工作上,技术开发一方面要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注重顶层设计,掌握核心技术,避免未来的“卡脖子”问题;另一方面要培养研发人员形成系统化思维,注重深入挖掘技术原理,掌握技术趋势。此外,还要加强与头部高校和供应商的合作,拓展研发视野,储备技术资源,与合作伙伴实现优势互补。

一汽-大众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在汽车市场形成明显的领先优势。置身于新的时代大潮,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做强研发是一汽-大众坚定的战略选择。“技术开发要成为牵引公司发展的新增长极”已写进一汽-大众未来的规划中。正如于东海总监所说,让技术开发成为公司发展的引擎,这不是突然起意,而是基于一汽-大众内外部环境的客观判断,是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汽-大众研发团队以新的组织架构、新的精神面貌,不断寻求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解决方案,做好公司前进的“压舱石”和“发动机”,助力一汽-大众“守”“创”兼修,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