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以流程再造助推项目落地提速增效

2021-05-08 16:07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31804) 扫描到手机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落地年”,各区市各部门按照“项目落地年”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各自实际,把改革作为推进工作的方法论,创新路数打法狠抓项目落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委财经办)结合日常对口联系和调研了解情况,对部分区市、部门改革创新推进项目落地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了梳理总结,形成“项目落地年”专题系列报告,在《青岛改革》陆续刊发。

专题系列报告之三:《点穴攻坚促开工精准精细抓落实——崂山区以流程再造助推项目落地提速增效》

点穴攻坚促开工  精准精细抓落实

——崂山区以流程再造助推项目落地提速增效

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为“项目落地年”,“项目落地年”就是要在项目建设上体现落实。今年以来,崂山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转换思路打法,找准攻坚“穴位”,以项目招引优化产业结构,以项目集聚带动产业链式整合,以项目落地助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截至3月底,全区新签约落户项目29个,总投资337.2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25个,总投资336.2亿元;10亿元项目13个,总投资277.6亿元。

一、树立顶格思维,驱动项目落地“加速度”。推动项目落地必须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尽可能释放体制活力。崂山区牢固树立“顶格思维”,坚持全流程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推动项目落地跑出“加速度”。一是专班顶格包联。崂山区主动向沉疴痼疾“开刀”,优化流程再造,实施制度创新,建立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扁平化”“并联式”决策推进机制,完善“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专班责任制和专员负责制,实现项目调度“一窗发布”、项目进度“直报直送”、项目决策“一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议事就定事、定事就干实”。重点项目推进中,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既“运筹指挥”,又“挂帅出征”,组建山东能源研究院、海尔集团、东华软件等12个重点项目专班,将231个重点项目分包给30名区级领导干部,力争年内 10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30个项目竣工投用。二是平台顶格蓄能。崂山区着眼产业和项目的“双向磁吸”效应,以产业平台集聚提升项目招引力度,以项目能级提升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立足金融、科技、文旅、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以项目招引构筑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产业发展生态。目前,国家财富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区平台效应凸显,和达财富金融中心正在进行土石方施工,全区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占全市70%、占比第一;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集聚优势凸显,微电子产业园、中科曙光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独角兽企业总数居全省首位;大健康产业发展先行区建设步入嬗变关键期,青岛生物医药协调创新中心正在推进供地;文旅产业破局开路,沙港湾项目开工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升级项目加快推进。三是要素顶格配置。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路径,聚焦政策供给、资本赋能、科技引领、人才支撑、供地保障等维度,强化制度创新和成果运用,构建起加速项目落地的全要素供给体系。释放政策红利,研究出台金融、虚拟现实、微电子等高端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实施细则23个,一个政策、一个资金管理办法和若干实施细则的“1+1+N”全方位政策体系日趋完善。破解供地难题,超前研商土地、规划、征迁等瓶颈制约,探索盘活“闲置项目”用地模式,在微电子产业园、鹏霄东华等重点项目中,强化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提高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利用效率,切实做到“让土地等项目,不是项目等土地”。

二、立足提高效率,推动项目落地“减流程”。流程再造是改善营商环境的关键招法。崂山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性、服务性、高效率的原则,深入推进流程再造,以改革创新探究发展出路,闯出全流程服务新路径。一是企业开办“一窗通办”。建立网上“一站式”办理机制,依托“青易办”平台,在全市率先试点企业登记掌上全链条“智能审批”服务,办事企业使用手机即可完成全部材料申报,实现企业“随时随地申报、即时获得审批”的服务目标,在全国首先实现企业登记注册全链条“掌上办、零材料、智能审”办理。建立企业诉求“一站式”办理,建设企业需求信息动态共享平台,创新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切实解决政策兑现、融资贷款、反映渠道、企业管理等突出问题,打造一体化、一站式、普惠制的服务体系。全省率先启动政务服务“好差评”改革试点,实现服务绩效“企业评、群众评”,并建立差评调查整改反馈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今年一季度,接收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6.2万人次,好评率99.99%,整改回访满意度“百分”好评。二是项目建设“拿地开工”。全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启动工程建设审批提速“16条”,实施“多测合一”“多审合一”微创新微改革,采取模拟审批、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试点举措,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合并审批事项,项目土地、规划、施工等各项手续办理全面提速,目前仅工程招投标项目流程便可至少节约24天。探索“拿地即办证”改革模式,以沙港湾项目P1地块为试点,在全市率先启动国有建设用地“拿地即办证”的登记流程。在此基础上,着眼关键环节改革,率先开展宗地编号和路名编制“供地前置”、权籍调查和建设用地审核“多审合一”等改革探索,真正实现手续“零延时”办结,项目“零延时”开工。今年1月份,海尔学校项目仅用2个工作日成功实践“拿地即拿证”改革,交上“项目落地年”工程建设项目改革探索的“首张答卷”。三是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崂山区坚持“说到即办到”的承诺兑现思路,在全国率先实施“免申即享”创新举措,全国首家建设启用“免申即享”政策兑现平台,对落户崂山的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凡是获得国家、省、市有关认定的,崂山区对企业的奖励扶持政策资金、补贴等“免申”转至企业账户,无需申报任何资料,政策兑现时限由一年以上压缩到10个工作日以内。同时,崂山区积极申请市级财政支持,实现政策兑现市区两级“一次即享”。1月17日,“免申即享”平台启动仪式上,兑付首批政策奖励资金4405.653万元,截至目前,共兑现资金约8435万元。

三、坚持全程精细,释放项目落地“乘数效应”。服务项目落地应当像绣花一样精细。崂山区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精心筑造赋能全局、引领发展的精品工程。一是精细管理“挂图作战”。设立项目落地“公开榜”,逐项明确责任人、责任部门、总体目标、实时进度等关键点,采取“挂旗揭榜”的形式,精准督促项目落地。一方面,实行“专员负责制”,确保职责分解到“人”,聚焦关键要素供给和重要工程节点,紧盯“上榜”重点项目的月度节点,创新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专员机制,由区级领导逐一包联、牵头部门全力突破。同时,实行“清单报告制”,确保时间精确到“日”,建立项目进度节点清单,实施“日落实、周调度、月通报”的全程跟踪机制,明确推进重点、卡紧时间节点、破解问题难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一季度,全区已开工纳统重点项目103个,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85%以上,对投资增长形成绝对支撑。二是精准服务“点穴攻坚”。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点穴意识和靶向思维,通过“一工作一台账”“一主体一档案”“一节点一分析”等措施,及时了解项目落地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关键点,瞄定问题、精准施策。如,在青岛微电子产业园项目中,崂山区聚焦征迁难题,选派具备“作战经验”的区级干部,领兵上阵、驻守攻坚,建立区、街、社区联席会商制度,聘请专业法律顾问,依法高效、稳妥有序地破解涉及106亩126户居民征地问题;在山东能源研究院项目中,针对用地困境,崂山区转变思维、转换打法,探索以土地流转模式破解供地难题。截至目前,统筹解决土地征迁、农转用、手续办理、住房需求等制约项目开工建设问题100余个,及时清除影响项目落地的“绊脚石”和“拦路虎”。三是精准布局“头部引领”。崂山区注重发挥头部项目的引领作用,聚力攻坚平台型、引领型项目。如,专班服务海尔集团旗下重点项目,有力推动海尔大云谷等12个项目开工纳统,已纳统项目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其中,海尔云谷作为株洲路片区转型升级重点项目,一期已签约落户日日顺等7大企业总部、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个国家级创新研发中心、海创汇国家级驱动平台及百余家企业。云谷项目建成投产后,计划引入800家科技型企业,培育创客2000家以上、扶持企业上市10家,预计实现年产值约400亿元,实现税收约20亿元,强力推动株洲路片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走廊、国家东部沿海创新创业高地和辐射山东半岛的转型升级示范区,为崂山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带来新机遇。

四、主动担当作为,画出项目落地“最大同心圆”。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崂山区瞄定“靶心”,使出狠劲、卯足干劲、善用巧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持续引项目、助开工、促落地。一是盯住关键事,建成一套“协同联动、精准高效”的督察落实机制。督导问效是项目落实的重要保障。崂山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明确常规事项“面上督”、问题事项“专题督”、紧急事项“即时督”的督察思路,建立责任上“顶格督”、事项上“聚类督”、主体上“协同督”、时间上“跟踪督”的集成式督察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互用、联合互动”的落实新格局,真正变“孤军奋战”为“协同作战”,实现了“1+1>2”的督察落实效果。在促项目落地工作中,围绕重点项目推进、经济指标调度等事项,开展专题督察30余次,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作出批示部署120余件次,督问题、督作风、督成效,时刻提醒全区党员干部牢记“宁可跨前一步形成交叉、不能后退一步留下空白”的工作要求,真抓实干、一抓到底。二是抓好关键人,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干部作风是项目落实的核心要素。崂山区凝聚起“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让有为者有位”的共识,树起聚力攻坚、激励担当的鲜明导向。组织主题实践活动,搭建起创新实干、合力攻坚的载体平台,强化全区党员干部共克时艰、有效落实的干事激情和担当精神。锻造“三化一型”干部队伍,把干部理念、思维、能力的协同提升作为推动项目落实的“关键一环”,探索实施“工匠培训”“一线墩苗”“好干部培育”三大工程,组建企业服务队、科研院所服务队,选派干部参加深圳、上海体悟实训,举办能力提升大讲堂。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全市率先出台容错纠错配套细则,制发鼓励“两担当两作为”实施意见和实践方案,推荐山东省“改革尖兵”、“勇于创新”先进集体、市级“业务标兵”等荣誉评选,区内评选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履职尽责“三类好干部”117名。三是把准关键点,布局一批“战略叠加、前瞻引领、富含潜能”的高能级储备项目。发展环境是项目落实的关键支点。崂山区着眼“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RCEP签署、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战略叠加契机,抢抓重要机遇节点,着眼长远、顺应大势,立足发展、融入大局,发挥高质量发展专家智库“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精准谋划布局符合国家战略、符合市场规律、符合产业前景、符合区情实际、符合群众期盼的重点项目,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为项目落地注入“无形推力”。如,抢跑数字经济产业新赛道,加大青岛微电子产业园、东华软件副中心产业园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推进力度;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加速海尔物联网全球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项目集聚;抢抓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契机,强化山东能源研究院等项目攻坚。(崂山区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