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漫谈 | 我们该怎么吃,才能吃出健康

2020-05-30 10:25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20035) 扫描到手机

张文宏教授一段关于“早上不喝粥”的发言震惊四座。

大家也经常有这样的疑问,今天这个教授说喝粥养生、明天又有人跳出来证明喝粥“有害”,今天叫你多吃肉,明天说吃肉会引发一系列疾病。那么,我们该怎么吃,才能吃出健康?

人体的健康运转需要各种营养素,人在食物中摄取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40多种,分为碳水化合物(糖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六大类,另外还有对生命和健康有重要作用的膳食纤维。我们一天要从食物里摄入的营养素,要全面涵盖上述这几种。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较过去发生巨大变化,我们面临更多的是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均衡。然而,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身体需要的营养就是这些。因为白粥口感软烂、入胃又有温暖感,一碗热粥可能就占了一大半胃容量,并且饱腹感强,可以留给其他营养素的空间则相对缩减。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其他营养素摄入不足:蛋白质摄入不足,易造成免疫力下降,直接表现容易疲劳、乏力,伤口不容易愈合、稍一变天就感冒发烧,病情绵延难愈。

你可能会说,喝粥是古人流传下来的传统,没错。但是:

古代粮食生产和制作的工艺决定了当时的粥和现在有差别。

现代食品工业会把食物加工、打磨得过于精细,米、面损失大量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古时对食品加工的不及现代精细,把上述食材熬粥、煮烂,口感更佳,也更容易吸收营养物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应该在50~150克,薯类控制在50~100克。大量研究表明,增加日常饮食中的全谷物比例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环境,修复肠道屏障,促进肠道蠕动,对降低结肠癌的发病有帮助。还有研究表明,粗粮对肠道菌群的改善,可以间接起到预防与治疗肥胖,其机制可能与增加饱腹感减少摄食行为(即降低食欲)、促使细胞分泌瘦素、增加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有关。换句话说,要减肥,真得“好好吃饭”。

“五谷”只是饮食的一部分,古代先人也告诉我们,水果(五果)、蔬菜(五菜)、肉类(五肉)同样重要。至于现代人缺乏的粗粮,建议提前将粗粮浸泡,适当延长熬煮时长,口感更好,也更容易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