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行:惠农策“贷”动“金果子”丰收
“长生果,金豆香。”在青岛平度这片物产丰饶的土地上,这句代代相传的乡谚,道出了当地黄金作物——花生的珍贵价值。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核心产区,平度不仅是“中国花生之乡”,更以超30万亩种植面积、年产量超15万吨的规模,建成亚洲最大的花生专业交易市场,构建起集种植、加工、研发、贸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金色花生”已然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底色。
近年来,平度锚定花生产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推动规模化种植、集约化加工、品牌化运营,让小花生逐步成长为富民强农的大产业。眼下又至花生收获旺季,在这场从“传统农业”向“金色产业”的升级之路中,青岛中行始终以普惠金融为“活水”,精准灌溉产业发展需求,在希望的田野上写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温暖注脚。
花生的种植与经营,既需“天时”眷顾,更需“人和”助力。平度的沙壤土虽孕育出颗粒饱满、品质上乘的花生,但广大种植户、合作社及加工企业却受困于“用钱急、要钱快、缺抵押”的融资难题——尤其在花生收购旺季,资金周转压力常常让经营者陷入“等不起、耗不起”的困境。
瞄准平度“一县一业”花生产业特点,青岛中行主动下沉服务重心,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加工车间,面对面倾听农户心声,实打实摸清融资痛点。“以前贷款又慢又要抵押,收购旺季等着钱用,根本耗不起。现在有了‘花生贷’,纯信用、到账快,我心里这颗‘石头’总算落了地!”家住平度何家店的张大哥,从事花生加工十余年,作为“花生贷”的首批受益者,他的感慨道出了众多从业者的心声。
为破解产业融资难题,青岛中行创新推出纯信用、灵活周期、审批快速的“花生贷”产品,并配套开辟绿色通道,严格落实“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机制,精准对接产业链各环节“短、频、急”的资金需求,彻底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
产业要振兴,关键在“链式”带动。平度花生不仅是个体农户的生计依托,更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青岛中行聚焦产业链整体赋能,深化与政府、担保机构及核心企业的合作,通过“链式营销、批量拓客”模式,为不同经营主体制定“一企一策”综合服务方案,让金融支持覆盖产业发展全链条。
截至目前,青岛中行“花生贷”已为30余户花生产业经营者批复授信,授信总额超4000万元,惠及种植、收购、加工、仓储、流通各环节。普惠金融授信余额持续扩容,服务客户数稳步增长,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及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如今,在金融力量护航下,平度花生正加速从“传统作物”向“金色产业”升级,更多经营者迈向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发展之路,“中国花生之乡”的金色名片,也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飘得更远、更响亮。(韩通川)
- 金融消保进行时—— 青岛中行:办好金融“暖心事” 护好百姓“钱袋子”
- 青岛中行精准支持 铺就“老有颐养”幸福路
- 链条打通、专利变现—— 护航涉海科创跃迁 青岛中行锻造海洋经济“金引擎”
- 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构筑有温度的金融安全网
- 中行“一站式”服务激活入境消费 青岛落地首笔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业务
- 出口单据的“跨洋秒级接力”: 青岛中行落地全国首笔出口托收电子交单业务
- 自贸区里的“金融极速”: 青岛中行跨境“直出账”首秀,汇款“秒”达海外
- 春雨润万企 惠策助百业 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全力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实落细
- 从黄海到红海: 青岛中行首开沙特里亚尔直汇通道 服务“一带一路”筑牢“金枢纽”
- 留学跨境金融规划看这一篇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