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诸城:“纸上措施”变“心上暖意”,职工幸福有保障

2025-09-04 08:10 大众日报阅读 (7008) 扫描到手机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激励广大产业工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潍坊诸城市聚焦产业工人核心需求,出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十条措施”。从搭建技能提升的广阔平台,到筑牢权益维护的坚实屏障,再到铺就成长发展的畅通通途,该市以多元化举措推动政策落地见效,让产业工人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与自豪感,从“纸上措施”变“心上暖意”。

“我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主要得益于多次参加工会组织的各类技能大赛,大赛给了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年新获评的全国劳模王浩名感慨道。

王浩名所说的正是诸城市围绕“五大”产业开展的20余项“赋能助企·匠筑龙城”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技能大赛搭舞台,奖状变“通行证”照亮成长路。诸城市坚持以赛促学、以赛提能,将技能竞赛与职业发展、表彰奖励深度绑定,让工人的“手艺”真正变成“身价”。

“近年来,诸城市总工会已构建起‘比赛获奖—资源倾斜—创新突破—更高成就’的良性闭环,打造了‘种子工匠、工匠、首席工匠’阶梯式培养体系。截至目前,已成功推选全国劳模1名,齐鲁大工匠1名、齐鲁工匠6名,潍坊工匠49名、龙城工匠332名、优秀产业工人90名,持续点燃产业工人比学赶超的热情,推动其技能水平不断跃升。”诸城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席李培玉介绍说。

今年6月初,诸城市组织开展了职工议事会,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座谈交流,职工们你一言我一语,提出的建议被逐条记录、分类督办。这正是诸城市总工会落实“十条措施”中“保障产业工人民主权利”的实践场景。

为让工人声音“有处说、有人听、有回应”,诸城市总工会与诸城人大创新建立“人大+工会”联动机制:在线下,打造职代会会前报告制度、经理接待日、公开栏、职代会提案征集和董事长意见箱等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模式,拓宽职工诉求渠道,有效促进公司职代会闭会期间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在线上,搭建钉钉系统“管理讨论区”“职工代表微信群”“提案码上提”等多个平台,畅通代表联系职工、职工找代表的双向互动平台,实现代表联系群众零距离、群众反映问题全天候。

自“人大+工会”代表协同联动机制建立以来,各个联络站点共收到反映职工福利待遇、专业技能培训、职工子女托育等需求诉求和意见建议870余件,接待企业职工1200余人次。工会内部协商解决职工问题580余件;提出代表议案建议12条,推动联合解决问题120余件。

为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诸城市总工会组建了由工资协商指导员、法律专家、财务人员组成的“协商指导团”,对企业开展精准化、规范化指导,全力推动集体合同签订提质扩面,今年上半年新增签订集体协商协议160余份。通过工会与企业平等协商,劳动报酬、休息休假、保险福利等权益有了制度化保障。

更让职工安心的是,还畅通了“维权绿色通道”,不断完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通过加强调解组织建设、充实专业队伍,聘请律师、劳动仲裁员等参与调解工作,既提升了调解的专业性,又增强了权威性,让职工维权之路更畅通。截至目前,通过诸城市总工会提供的法律援助和协商调解,共完成调解案例录入200件。

从技能大赛上的汗水浇灌出科技成果,到车间议事会上的心声化作政策暖意,再到集体合同上完善的条款带来踏实幸福,诸城工会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十条措施”的落地过程,正是产业工人幸福感从抽象承诺变为具体感知的过程。当“纸上措施”真正走进的车间班组、融入工人的日常工作,不仅让劳动更有价值、奋斗更有底气,更在全市产业工人荣誉感、获得感、自豪感的提升中,让幸福感暖上心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