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人民医院精准介入,开展“一站式” 心脑联合诊疗
半岛网8月22日讯 71岁的杨大爷最近因胸痛难忍来到平度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经辅助检查后被诊断为 “冠心病”,需要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术)。更让他困扰的是,长期的头晕、乏力症状一直没得到缓解,医生怀疑可能存在脑血管狭窄或颈动脉病变。要是在以前,杨大爷得先做冠脉造影,之后再去做头颈部MRI/MRA、颈动脉CTA等一系列检查。这不仅流程繁琐,来来回回跑好几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得多次面对辐射暴露和对比剂带来的风险,但现在医院介入团队为他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方案。
一次手术,双重获益
医院介入团队提出的 “心脑联合造影” 创新方案,实现了 “一次手术,双重获益”。在为杨大爷完成冠脉 PCI 术的同时,通过一次穿刺、一次造影,同步完成了 “主动脉弓造影 + 全脑血管造影”,精准评估了他的心脑血管整体情况,最大限度减少了创伤、辐射及身体负担。
为何选择心脑联合介入?因诊疗效率 “1+1>2”,心脑血管疾病常常互为因果,据了解一部分冠心病患者会合并脑血管病变。传统的分步检查很可能导致治疗延迟,而联合介入通过一次手术就能明确冠脉、主动脉弓、颈动脉及颅内血管的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全面依据,让诊疗效率大幅提升。
减少辐射与创伤,提升诊断精准度
单独进行冠脉造影和脑血管造影,患者需要经历多次穿刺和射线暴露。而联合介入只需要 “一次桡动脉穿刺”,利用同一导管通路完成两项检查,辐射剂量降低 30% 以上,对于老年体弱的患者来说更为友好。
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 “金标准”,它的分辨率远超 MRA/CTA,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微小动脉瘤、血管狭窄或畸形,有效避免漏诊情况的发生。
实施精准介入,心病脑病同治
以杨大爷的手术为例,整个过程井然有序首先是心血管内科杨晓亭副主任医师和孙晓花主治医师经桡动脉穿刺,顺利完成了冠脉造影及 PCI 治疗,成功解决了他心脏血管狭窄的问题。
接着,神经内科姜楠副主任医师调整导管至主动脉弓,注射对比剂显示头颈部血管起源,排除了主动脉斑块或夹层的可能。随后选择性插管至颈动脉、椎动脉,动态观察颅内血流,评估是否存在狭窄或代偿异常。要是术中发现严重的脑血管病变,还能同期制定支架植入或药物调整方案,避免二次手术。
对于心脑血管共病的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有吸烟史的人群,要重视 “心脑同治”。若需要进行冠脉介入治疗,且存在头晕、黑矇、步态不稳等症状,建议主动咨询医生,了解心脑联合造影的必要性。术后可以通过一份报告全面了解自己的心脑血管健康状态,由心内科、神经内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随访计划。
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站式” 心脑联合诊疗已经成为现实。它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用最小的创伤为患者换取最大的健康收益。就像杨大爷,通过这个方案不仅解决了心脏问题,还排除了脑血管风险,真正实现了 “双心健康” 的守护目标。医院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为老年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