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政策“翻译”成明白纸让规范经营看得见摸得着
“以前总觉得城市管理规定多又杂,这份告知单把条条框框讲得明明白白,我们做生意也知道该怎么规范了!”诸城市和平街商户王先生手持《城市管理服务告知单》,对上门宣传的执法队员竖起了大拇指。近日,诸城市综合执法局创新推出的这份“明白纸”,正成为打通城市管理“最后一公里”的暖心桥梁。
政策清晰让规范看得见摸得着
告知单针对商户最关心的经营规范,将复杂的法规条款转化为十大类“接地气”的具体要求:从“门前五包”需承担的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等责任到招牌广告“一店一招”的设置标准;从店外经营的禁止性规定到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细则,每项要求都标注了对应的法律依据和违规后果。
空调外机3米以下不得突出机位,3米以上突出深度不超0.6米、餐饮商户每半年需清理一次厨房烟道……这些以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如今都被清晰罗列。尤其对商户关注的招牌设置,告知单不仅明确禁止性条款,还附上“诸城市招牌设置服务平台”的操作指南,让商家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线上申请,实现“监管”与“服务”的无缝衔接。
多维宣传让政策走进千家万户
为让告知单内容深入人心,诸城市综合执法局打出“线下+线上”组合拳。执法队员借着城管进社区、双报到等活动契机,深入商场、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向沿街商户逐户发放告知单,面对面讲解店外经营、油烟处理等高频问题。针对老年人等群体,队员们还用方言“翻译”政策要点,确保人人听得懂、记得住。
线上则依托“诸城综合行政执法”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平台同步推送告知单全文,配上生动的图解和案例解读,让市民指尖轻划就能了解政策。截至目前,告知单已发放5000余份,线上阅读量突破6000人次,收集并解决商户反映的招牌审批、垃圾清运等问题160余条,真正实现了“政策上门、服务到家”。
双向互动让城市治理更有温度
“以前怕城管上门,现在盼着他们来指导。”这是不少商户的共同感受。告知单的推行不仅让商户明晰了经营边界,更改变了城市管理的刻板印象。某餐馆经营者李女士坦言,过去因油烟净化设施使用不规范被处罚,如今对照告知单主动整改,还收到了执法队员送来的维护手册,“这种既讲规矩又给服务的方式,我们打心底里认可。”
从“单向执法”到“双向互动”,这份告知单正悄然改变着诸城城市管理的模式。下一步,诸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继续以告知单为基础,结合商户反馈优化服务流程,推动城市管理从“要我遵守”向“我要参与”转变,让每一位市民都成为城市美好环境的建设者、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