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银行青岛市北支行警银联动成功守护八旬老人20万元养老钱

2025-08-12 16:59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2628) 扫描到手机

近日,齐鲁银行青岛市北支行凭借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与公安机关紧密协作,成功拦截一起针对高龄老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为客户及时挽回了高达20万元的资金损失。

8月2日,年过八旬的朱阿姨来到齐鲁银行青岛市北支行柜台,要求支取20万元现金,称系理财到期资金,准备给儿子使用。该行会计主管在办理业务时,严格执行反诈工作要求,细致询问资金来源及具体取款用途。在初步沟通后,会计主管通过业务平台进行核查,发现朱阿姨数日前刚在他行提取过41700元,当时申明用途为“装修”。

面对这一异常情况,会计主管再次向朱阿姨询问频繁大额取现的原因。此时,朱阿姨的回应变得犹豫且前后矛盾,改称取款是为了“还款给侄女”。这一反常表现立即引起了支行工作人员的高度警觉。营业室主任迅速介入,依据朱阿姨提供的“侄女”电话进行核实。电话中,对方起初声称取款是用于“购买保健品”,并脱口称呼朱阿姨为“阿姨”。当朱阿姨在一旁提示时,对方又慌忙改口称叫“阿姨”或“姑姑”皆可。双方称呼明显不符,疑点重重。

基于专业的反诈敏感度和对客户财产安全的高度责任感,市北支行果断判断朱阿姨极有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立即向市北区反诈中心报告。反诈中心接报后,第一时间与朱阿姨的儿子取得联系,经其确认,家中根本不存在朱阿姨所述的这位“侄女”。至此,诈骗嫌疑得到进一步证实。

支行随即拨打110报警。民警迅速抵达现场,对朱阿姨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反诈唤醒和劝阻工作,详细剖析了诈骗分子的常用手法和防范要点。在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朱阿姨最终醒悟,认识到自己险些落入骗局。

此次事件中,齐鲁银行青岛市北支行员工恪尽职守,从细微处洞察风险,依托科技平台赋能风险识别,并严格执行警银联动机制,成功构筑了守护客户“钱袋子”的坚固防线,不仅直接为朱阿姨避免了20万元的经济损失,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彰显了维护金融秩序、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能力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