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七旬老人的“拐杖” 中路理赔员唐彬淋的温暖理赔纪实

2025-08-01 11:01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8482) 扫描到手机

2024年11月,青岛的寒意渐浓。七旬老人李某某在公交站台遭遇了一场意外——因车辆起步不慎重重摔倒,导致右踝关节严重骨折。手术后,行动只能依赖拐杖,生活起居处处需要专人照料。更令人揪心的是,独生女儿远在他乡无法贴身照顾,本就微薄的积蓄面对后续的康复费用,犹如杯水车薪。生活的重担,沉沉地压在这位古稀老人的肩上。

万幸的是,涉事公交车承保了道路旅客运输承运人责任保险。获悉事故后,中路保险理赔部门迅速响应,青岛理赔中心的唐彬淋考虑到李老先生年事已高,与医院沟通存在困难,便多次上门,耐心细致地协助老人处理各项就医事宜,成为老人病榻旁的“贴心人”。

时间就是康复的希望。为最大程度缓解老人的经济压力,确保治疗不中断,唐彬淋积极与医疗机构充分沟通协调。在他的推动下,中路保险依据保单责任,迅速启动医疗费绿色通道,主动垫付了住院治疗费用。这份及时的“雪中送炭”,有效解了李老先生的燃眉之急,为其安心接受后续专业的康复治疗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目前,李老先生正在康复进程中。

主动靠前服务,勇于承担责任,每一次及时的赔付,都是保险社会“稳定器”功能的生动体现;每一次主动的守护,都在诠释“保险姓保”的核心价值。李老先生的故事并非孤例,它折射出保险行业在服务社会、保障民生、特别是在关爱“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方面所肩负的使命和不懈努力。

当风险来临,保险的意义就在于成为那束穿透阴霾的光,用实际行动践行“雪中送炭”的行业承诺,让社会运转的每一个环节都多一份安心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