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纪录!老年高难度手术单日完成5台,背后是北大顶级团队与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的联合诊疗

2025-07-01 16:37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12675) 扫描到手机

80岁的李爷爷(化名)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痛多年,曾因高龄和基础疾病被多家医院因手术风险过高建议保守治疗,近日李大爷入住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由北大人民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张培训教授成功施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目前正在快速康复中。

近日,北大人民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张培训教授和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邵文主任医师带领下高效完成5台高难度关节手术。这其中就包括了李爷爷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李爷爷在术后24小时即能借助助行器站立行走。这一天的 “大手术会战”,正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赋能基层、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实践。

80岁老人的“重生24小时”从行走困难到站立的生命奇迹

李爷爷患有严重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疼痛评分(VAS)高达9分,右下肢短缩2厘米,合并肺炎、肺气肿、冠心病及溃疡性结肠炎。以往求诊时,多家医院以 “高龄、手术风险过高” 建议保守治疗。

入院当天:

*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副院长、骨科中心主任马建林与张培训教授联合接诊,通过3D打印髋关节模型精准评估坏死程度,发现股骨头塌陷达 Ⅲ C 期,髋臼软骨完全磨损;

*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团队申请医院启动多学科快速评估通道,联合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手术科2小时内完成心肺功能分级,制定个性化血压控制及抗凝方案;

*采用ERAS 加速康复理念,术前6小时口服碳水化合物饮品提升体能,打破传统禁食禁水禁忌。

手术日当日:

张培训教授主刀为李爷爷实施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运用微创手术技术精准植入生物型假体,手术切口仅10cm,手术时间控制在60分钟,出血量仅100ml。术后即刻启动多模式镇痛(切口长效表面麻醉+多靶向药物),疼痛评分迅速降至3分。

术后24小时:

李爷爷在医师指导下借助助行器站立行走,激动地说:“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自己站起来!”

5台高难度手术!北大—城阳联合团队攻克高龄关节病 “最后堡垒”

与李爷爷同日接受手术的还有4位患者,涵盖不同类型关节疾病。

01

● 90岁王奶奶:因多基础病合并股骨颈骨折由邵文主任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时间控制在1小时之内完成,也实现了24小时内下地,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02

 68岁刘先生:双膝骨性关节炎,行微创左膝单髁关节表面置换术。03

● 62岁张阿姨:肩峰撞击症所致肩袖撕裂,接受微创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肩外展功能重建等手术。

04

 47岁任先生:接受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修补、半月板缝合术。

“以往这类高难度手术需要分批进行,如今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常态化坐诊诊疗模式,北大专家与本地团队提前联合制定手术规划,通过集中调配设备、优化流程,将每台手术时间缩短20%。” 邵文主任介绍,这5台手术尽量采用微创技术,平均出血量较传统术式减少40%,术后首日患者均可自主翻身或短距离行走。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硬核” 赋能让 “大病不出区” 成为现实

此次“单日多台高难度手术”的成功,标志着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在北大人民医院 “组团式” 帮扶下实现三大突破:

01

疑难重症诊疗能力 “跨越式提升”

自4月份北大人民医院专家常态化进驻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以来,已有张殿英、付中国、张培训、杨明、党育、熊建6位骨科专家定期驻青,定期开展复杂高难度骨科手术

建立“京青远程会诊平台”,实现术前方案、术中操作、术后康复与北大人民医院“三同步”,疑难病例诊断准确率显著提升。

02

高龄手术风险管控达 “国家队标准”

创新“三维评估体系”(器官功能/营养状态/心理评估),将70岁以上患者手术禁忌症比例显著降低;

引入北大人民医院 “无痛病房” 管理模式,术后24小时疼痛控制达标率(VAS≤3 分)提升明显。

03

技术设备与流程全面 “提档升级”

科室即将配备骨科机器人等顶尖设备,实现关节假体植入误差<0.5mm,手术精准度媲美国家级医院;

优化 “门诊-检查-手术”全流程,复杂病例从就诊到手术平均耗时从3天缩短至24小时。

从1天5台高难度手术的 “城阳速度”,到高龄患者术后 24 小时下地的 “康复奇迹”,背后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带来的 “蝴蝶效应”。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正以“北大技术+城阳服务”的双优势,让更多疑难关节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 “国家队”级诊疗,真正实现 “大病不出区,康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