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昌城镇:聚焦“一件事”攻坚 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
今年以来,诸城市昌城镇锚定“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以优化政务服务为核心,通过集成服务、简化流程、强化监管三大举措,全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切实增强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与获得感,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集成办、优体验,企业办事“零障碍”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推动镇便民服务中心升级为智慧型政务服务综合体。线上开通电话、微信咨询登记渠道,推行“提前咨询+线上解决”模式,简单诉求快速办;线下设立2个涉企业务受理专窗,打造企业开办专区,推行“任意窗口、一套材料、一表登记”的集成化办理模式。同时,聚焦扩大自助办理覆盖面,合理规划300平方米自助办理、对接洽谈、自助服务功能区,配备3台自助办理设备,有力缓解办理高峰期群众等待压力。今年以来,累计为企业解读政策180余次,帮办代办业务56次,企业满意度达100%。
二、简流程、广覆盖,民生服务“零距离”
针对就业、就医、入学、社保等30余项高频民生事项,全面梳理服务流程,制定标准化服务指南,精简材料40%。在镇便民服务大厅及16个社区便民服务站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安排20余名专职人员提供咨询讲解。精心制作图文并茂的《民生事项办理流程宣传册》,利用夜间群众在广场纳凉时段,开展“政务服务进社区”活动,累计发放宣传册3800余份,组织场院政策宣讲4场,有效提升群众对办事流程和政策的知晓率。此外,推出“周末不打烊”“午间不间断”延时服务,今年以来累计为群众提供错时服务30余次,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顺心。
三、严监管、强问效,服务质量“零差评”
为确保“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到实处,昌城镇建立综合考评管理办法,将服务态度、办理时效、群众评价等12项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实行“日巡查、周通报、月考评”机制。镇便民服务中心严格落实服务跟踪问效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满意度调查,收集评价100余条,好评率达99.8%。创新建立红、橙、黄反馈清单机制,办事群众可现场标注反馈事项紧急程度。同时,每月评选“服务之星”,树立先进典型,形成比学赶超氛围,以实实在在的贴心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切实实现政务服务“零差评”。(大众新闻·半岛网记者 迟海雯 通讯员 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