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密:“花样”文旅激活春日经济
近日,山东潍坊高密市胶河社区千亩梨花竞相开放,2025年胶河社区南山梨花节旅游周盛大开幕,“高密味道”特色产品展、“梨彩雅韵”工笔画精品展等板块吸引了众多游客,或品尝高密特色美食、挑选心仪好物,或驻足欣赏精品画作。
高密市围绕“打造世界文学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深挖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不断整合红高粱文化、非遗等资源,蹚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眼下,位于高密市东北乡的红高粱影视城内,五百亩油菜花盛开,游客们或搭乘小火车穿梭于花海,或漫步花间小径打卡拍照。“怎么拍都很出片。”来自烟台的游客李嘉说。
红高粱影视城企划部经理徐亮介绍,围绕莫言文学和红高粱文化,该景区不断丰富游客体验,在这里,不仅可以开启红高粱文学之旅、欣赏《高粱红了》实景沉浸演绎,还可以“春看油菜花似海,秋赏高粱红满天”。今年一季度,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营业收入近900万。
为了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住、玩得好,高密市东北乡社区将旅游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另一方面,整合红高粱影视城、青农湾等6个核心景点以及周边多个农业采摘园,形成了“文学IP+影视旅游+农耕体验”的特色发展模式。
文旅融合不仅热闹了乡村,也鼓起了农民钱袋子。在位于高密市姜庄镇的红高粱艺博园,聂家庄泥塑代表性传承人聂鹏正在讲述聂家庄泥塑的前世今生,前来研学的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跟随讲解小心翼翼的描画,积淀于“指尖”的特色文化,在传承中迸发出创新活力。
“我就是想在传承和创新中,将聂家庄泥塑发扬光大。”聂鹏说。伴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泥塑市场不断扩大,以聂鹏为代表的手艺人,在继承传统手艺的同时积极创新,通过颜料替换解决了泥塑褪色问题,设计出韵味十足的包装,为泥塑增值不少。同时,一批又一批的研学团队的到来,也带动周边涌现出多个采摘园、农家乐。
潍坊高密市顺势而为,以姜庄镇为中心发展泥塑产业,通过组建泥塑协会、成立非遗工坊等,实现了原料供应、技术指导、质量标准、宣传推介和销售渠道的“五统一”,带动120多名泥塑艺人参与泥塑生产加工,年产泥老虎40多万个,年产值破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