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智库|时机成熟!专家:降准先行、降息随后

2025-04-11 09:45 大众·风口财经阅读 (8695) 扫描到手机

当前国内物价水平,为扩大消费对冲外部冲击提供了充分空间。

4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降幅明显收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

受访专家认为,综合考虑当前外部经贸环境变化、房地产市场走势及物价水平,二季度“择机降准降息”时机已经成熟,落地的时间可能提前到4月。

3月28日,天津市北辰区居民在活动现场选购家电。新华社发

扩大消费空间充足

CPI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是重要的经济数据。

从最新数据来看,尽管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但仍然能够看出提振消费需求等政策效应逐渐显现。

一是CPI环比下降0.4%,降幅小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在“以旧换新”等政策效应逐渐显现下,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二是CPI同比降幅收窄,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9个百分点,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5个百分点;

三是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明显回升,同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5%。其中,服务价格同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3%,对CPI的影响由上月下拉0.15个百分点转为上拉0.13个百分点。

来源:国家统计局

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主要受季节性、国际输入性因素等影响,但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促消费和设备更新等政策显效,部分行业供需结构有所改善,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比如人工智能、高性能大模型等广泛应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上涨或降幅收窄;促消费和设备更新等政策显效,部分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产品需求稳步释放。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一系列重要经济数据,从多个先行指标来看,一季度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开门红”胜利在望。

同时要清醒看到,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造成一定压力。

连日来,美国政府肆意滥用关税手段,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给全球经济秩序的稳定带来了冲击。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当前国内物价水平稳中偏弱,为扩大消费对冲外部冲击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中国经济基础深厚、韧性强大、动力充足、制度优越,政策空间充裕,完全有能力应对外部冲击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展示签署后的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新华社发

“对等关税”加快降准降息节奏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做好二季度和下一步经济工作尤为重要,各项工作都要持续加力、更加给力。

《人民日报》日前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财政政策已明确要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财政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等视情仍有进一步扩张空间。

王青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4月外部经贸环境变数骤然加大,部分出口转内销需求可能会对物价形成一定下行压力。不过,新一轮增量政策将会出台,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有望出手,扩内需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重点是大力提振消费。

今年以来,央行多次表态将“择机降准降息”。

王青认为,综合考虑当前外部经贸环境变化、房地产市场走势及物价水平,二季度“择机降准降息”时机已经成熟,落地的时间可能提前到4月。这能有效激发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扩投资促消费,提振市场信心,是当前对冲外部波动最有力的手段。

财政政策方面,王青认为,接下来促消费政策力度会进一步加大,除了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外,不排除各地将加大促消费支持范围,将更多普通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纳入促消费支出范围的可能。

3月25日在广东佛山市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展示的汽车生产线应用的工业机器人。新华社发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发文指出,降准降息有利于释放流动性,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居民部门的贷款压力。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近期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会加快央行的降准降息节奏。

一是外需下滑倒逼内需刺激。内需不足是我国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美国加征关税客观上会使外需趋于放缓,扩大内需的逆周期政策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二是部分外需转内需增加国内供给,稳物价压力增加。美国加征关税会使一部分外需转为内需,会进一步加大国内供给,对物价产生下行压力,而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是今年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也需要货币政策发力节奏适当靠前。

三是汇率牵制可能减弱。对等关税政策下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衰退概率加大,美元或走弱,对国内政策约束减轻。

“但是,具体实施时点需平衡多重因素,预计货币政策重心将由一季度防风险转向二季度稳增长,降准先行、降息随后,促消费结构性工具将较快出台。”伍超明认为,降准降息时点除了要考虑金融市场稳定因素外,还要考虑一季度经济数据情况,预计一季度经济数据表现较好,央行降准降息时点可以发生在稳增长压力明显的关键期。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