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消费起新潮
中国消费市场再次出现现象级大事件。港股上市企业泡泡玛特日前披露2024年财报,当年全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随着利好信息的发布,泡泡玛特股价创出160港元/股历史新纪录,较2024年1月低点涨幅近10倍。
在很多人争论中国消费趋势究竟是升级还是下沉的时候,资本市场给出了另一个答案——消费的增量来自新潮。
不仅是泡泡玛特的盲盒,从9.9元一杯的库迪咖啡、古茗茶饮,再到39.9万元一辆的“国产迈巴赫”鸿蒙轿车,近年来出现的消费现象无不透着一个“新”字——新的情绪价值、新的场景感受、新的技术应用,由此而来的是新的市场空间。
新,同样贯穿于青岛消费市场。
2024年,青岛一口气引入了80多家品牌首店,小到网红美食店裕莲茶楼,大到主打体验式消费的京东MALL ,还有中产最爱拉夫劳伦山东首家紫标精品店,以及奢侈品集合店蔻莎精品百货……区域首店、行业首牌、品牌首秀、新品首发,网红流量转化为市场增量,首店的人气不仅代表着青岛消费市场的信心,也彰显了青岛的经济辐射力和区域资源聚合优势。
提振消费,不仅需要潮流品牌IP盛装上新,还需要存量市场的迭代换新。2024年,青岛在全省率先启动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汽车、家电等交易金额超过195亿元,惠及消费者150多万人次,实物工作量、资金执行率均居全国前列,特别是智能家电和新能源汽车消费同比增速分别达到52.6%和23%,充分彰显了青岛消费市场的升级趋势。
2024年,青岛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84.5亿元,占全省比重17.3%,总量居北方城市第二位,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今年,青岛消费乘势加码。2月,召开全市提振消费工作大会,书记市长顶格部署八大行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文体旅消费、提振住房消费、培育线上消费、壮大新型消费、优化生活基础消费、提升农村消费、拓展国际消费,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既重视基础消费底座的打牢,又关注新方向新增量的突破。
消费,是居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最朴素表达,也是衡量居民对经济社会发展信心的最直观指标。消费市场的增长,不仅来自新产品、新体验对消费意愿的引导与释放,更需要收入预期和生活成本改善的底层支撑。因此,消费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在供给侧动脑筋,更需要从需求侧下力气。
日前发布的《青岛市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方案》颇具新意,《方案》提出的30项重点举措不仅从多个角度入手着力丰富供给侧,而且重点提出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居民稳定收入;进一步健全教育、医疗、养老等消费支撑体系,发展多层次、多维度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救助帮扶。居民钱袋子鼓了,后顾之忧少了,青岛人不仅愿消费,更加能消费、敢消费。青岛作为北方消费第二城,扩大内需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