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财险:深耕荆楚沃土 守护“鱼米之乡”
近年来,阳光财险充分发挥保险主业优势,在湖北积极承保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围绕地方特色产业设计天气指数等创新型险种,同时,强化科技赋能理赔服务,为荆楚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阳光力量。
护航主粮种植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阳光财险湖北分公司自开办农险业务以来,在罗田、沙洋等县域积极推行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油菜种植保险等,并不断扩大承保范围。仅2025年开年以来,就已累计为近4万亩小麦、油菜提供近2300万元风险保障。
2024年夏季,黄冈市罗田县遭受多轮强降水过程,阴雨又碰上高温,稻田里病虫害多发,汪建清所在的粮食产销专业合作社580多亩水稻面临严重的减产风险。“稻叶上全是锈斑,急得我天天睡不着在田埂上打转,关键时刻保险帮了大忙。”汪建清感叹道。之前合作社在阳光财险投保了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获知灾情发生后,阳光财险立即启用无人机遥感定损系统,实现当天报案当天查勘核赔,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合作社支付64.76万元赔款,帮助合作社顺利渡过难关。
保障特色产业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美誉,是全国淡水渔业第一大省。在淡水渔业养殖生产中,自然灾害一直是影响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干旱、暴雨、高温热害等极端天气现象,往往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在传统养殖险的基础上,阳光财险创新推出天气指数保险,帮助淡水渔业养殖户化解生产经营中的风险。
“去年夏天翻塘了,因为气温太高,鱼在鱼塘里面缺氧受不了,当时我真是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压力挺大的。”提起受灾场景,武汉一家渔业公司的负责人周益芬仍然心有余悸。2024年夏天,武汉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周益芬的鱼塘受到不小影响。幸好周益芬提前为自己的鱼塘购买了保险,受灾以后,阳光财险根据受灾情况第一时间支付了近5万元的养殖险赔款,让她能够买鱼苗恢复生产。
到了今年1月,根据去年极端天气的情况,阳光财险湖北分公司又向她支付了3万多元的鱼天气指数保险赔款,大大降低了周益芬的损失。“相比传统养殖险,天气指数保险理赔服务无需现场查勘,只需在保期结束后根据气象局的数据进行理算,超过我们约定的降雨量和高温天数时,就会自动触发理赔规则,所以赔付速度非常快。”阳光财险湖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材料齐全后我们都是在一天之内完成保险的赔付,最快的赔案,我们只用了三个小时就赔付到账。”
据悉,2024年全年,阳光财险通过“传统成本保险+创新型气象指数保险”双轮驱动模式,在湖北共为淡水鱼、小龙虾、河蟹等淡水渔业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3.32亿元,赔付1299.68万元,全力满足农业生产多样化风险保障需求,护航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无人机航拍承保鱼塘照片)
科技赋能服务
科技创新是农业保险提效增质的核心驱动力。在湖北,阳光财险充分运用自主研发的“向日葵农险”数字化平台,整合3S技术(遥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OCR识别等技术,实现从投保到理赔的线上化、智能化操作。例如通过卫星影像比对鱼塘面积、结合无人机航拍监测灾情等,推动承保更加精准、理赔更加透明高效。
科技赋能不仅提升了保险服务效率,更推动了农业风险管理从“灾后赔付”向“灾前预防”转变。基于位置智能、灾害大数据技术,阳光财险自主研发完成“阳光天眼风险地图平台”,实现了对保险标的地理风险的智能、精准分析,对承保农户的风险监控和快速预警,以及对防灾减灾服务的及时响应。2024年汛期,阳光财险湖北分公司通过“阳光天眼风险地图平台”预警,协助18户养殖户提前转移物资,减少经济损失超200万元,充分彰显科技赋能防灾减损的显著成效,为农业风险防控提供创新范本。
(卫生遥感技术勾画承保地作物)
展望未来,阳光财险表示,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结合各地发展实际,全面、精准地满足农业生产多样化风险保障需求,助力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保障网”。
- 山东诸城:诗词根系深扎沃土,文化惠民润泽昌城
- 阳光财险:发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保险力量
- 与中国同行 与机遇同行——习近平主席亲切会见激励国际工商界人士深耕中国投资未来
- 金融润沃土,担当绘新篇 ——以冠通期货帮扶广西驮江村为例
- 阳光财险服务案例入选 “2025金融消保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名单
- 阳光财险黄岛支公司以案说法:守护消费者理赔知情权
- 阳光财险黄岛支公司以案说法:从“全险不全赔”看消费者权益保护
- 阳光财险青岛分公司 2025年度“总经理接访日”活动暖心启幕
- 阳光财险全面开展“3·15”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 打造“消保能量站”暨金融教育专列,平安财险青岛分公司助力市民提升金融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