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小伙胸口疼痛,竟然是心梗!
半岛网3月12日讯 曾经,心梗被视为中老年人的“专利”,可如今,它的“攻击目标”正逐渐年轻化,年轻并非心梗的“免死金牌”。熬夜成为生活常态、压力得不到释放、饮食毫无节制,当代年轻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正不断侵蚀着心脏健康。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年轻心梗患者数量持续攀升。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被改写的人生和破碎的家庭。这不仅是医学领域亟待攻克的难题,更是全社会必须重视的健康危机。
2月24日,原本平静的下午被一阵急促的救护车警报声打破。23岁的大学生王同学被紧急送进平度市人民医院急诊室,他的面色惨白如纸,冷汗如雨般从额头渗出,双手死死地按压胸口,不时捶打着后背,痛苦的呻吟让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凝固。
“患者胸痛持续1天,伴有濒死感,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ST-T改变!”测血压:185/100mmHg,心内科江娜娜医生接诊后,结合患者1周前感冒病史,迅速判断病情,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心肌炎?立即完善血常规、心肌酶、二聚体、生化等检查,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抢救就此展开,10分钟后,检验科回报患者心肌酶异常升高,考虑急性心肌梗死。
“时间就是生命!”江娜娜医生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心内科、导管室等多学科团队迅速集结。冠脉造影显示,患者回旋支近段完全闭塞,必须立即开通血管,否则随时可能发生猝死!
“准备手术!”没有丝毫犹豫,心内科刘茂月副主任医师、孙纯刚主治医师为患者进行急诊PCI手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台上,医护人员屏息凝神,目光紧盯着显示屏,手中的导丝小心翼翼地穿过闭塞的血管。
“通了!” 随着导管室綦笑笑护师一声振奋的呼喊,手术室里紧张的气氛瞬间缓解。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伴随着两块儿巨大血栓的取出,闭塞的血管终于被成功开通,患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手术结束后,王同学随即被转入心内科CCU病房,经心内科医务人员精心治疗、照顾下,王同学顺利康复出院。“太感谢你们了,是你们给了我孩子第二次生命!”出院时,王同学妈妈紧紧握住刘茂月医生的手,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感激。
小侯的幸运在于及时就医和医院的高效救治,这场惊心动魄的抢救,不仅挽救了年轻的生命,也为大家敲响了警钟,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自身健康,尽量避免熬夜、吸烟、酗酒、高油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可能增加心梗风险的因素,远离心梗威胁。
医生提醒:胸痛是心梗的典型症状,一旦出现持续胸痛,尤其是伴有胸闷、气短、大汗等症状,一定要立即拨打120,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 快速处置事故,确保道路畅通!青岛交警公布“五一”假期23处交通事故快处点
- 今日辟谣(2025年4月23日)
- 返乡做“飞手”种蓝莓,小伙年收入超20万
- 青岛今天晴间多云,最高气温23℃,最低气温14℃
- “1995”紧急广播响起!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医护迅速冲向心梗老人,创造生命奇迹
- 青岛故事|78岁大姨23年捐出善款14万元,自己的衣服磨损多个窟窿也舍不得扔,有需要帮助的人要是不支援,吃不好,睡不好
- 青岛故事丨退休金3000多,青岛“最美大姨”23年捐出善款14万元
-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已致23人死亡
- 青岛故事|“不能辜负信任!”14年替亡父还债40多万,一个青岛小伙的“触底反弹”
- 同时解决“心梗+脑梗”,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开展“冠脉支架植入”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