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而行,守护绿水青山——平安产险写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绿色,是万里河山的本色,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一股绿色潮流正迅速席卷全球。在这场绿色变革中,金融在促进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保险赋能扩绿、防灾、降碳......平安产险充分发挥绿色保险及科技赋能作用,扎实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用金融力量守护绿水青山蓝天,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扩绿:绿色保险护航,守护古树名木
秋日里,广东江门天马村小鸟天堂树木枝叶婆娑。中间的古榕树的枝干垂下无数气生根,独木成林,与岛融为一体,有的鹭鸟悠闲地倚在树上,有的在湖面翱翔。这里是巴金笔下“鸟的天堂”。
翠云廊,苍烟护。与广东江门新会相隔1700多公里的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延绵数百里。
从广东小鸟天堂的500年古榕树,到四川古蜀道上的千年古柏……一棵棵古树名木如今都有了平安产险绿色保险的守护。
2024年,在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平安产险开展了“古树名木平安守护行动”公益活动,在“小鸟天堂古榕树”举行守护牌揭牌仪式,为公园内一株树龄达400余年的古榕树赠送超20万元的风险保障。同时平安产险宣布将捐赠总计18万元的资金,专用于小鸟天堂区域内古树群的防治与保护工作。在四川,平安产险为翠云廊(剑阁段)的7803棵古柏捐赠了总保额超5930万元的古树名木救治综合保险。
中国人对于树有着深厚的情感,树木在古代诗词中被赋予人格化的美德。在现代生活中,树木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而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它们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是宝贵的物种、景观和生态资源。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普查范围内现有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包括散生122.13万株和群状386.06万株。
然而随着树龄增长,古树抗病虫侵染能力衰退,也存在因极端天气易造成倒伏、折断等风险。因此,抢救复壮古树和加强保护古树等工作尤为重要。为古树“养老”,为名木“兜底”,平安产险立足保险主业主责,推出了古树名木救治综合保险,并探索建立起古树名木虫害、自然灾害等多维度防治服务体系,实现了守护绿色“活化石”的积极探索。
据悉,截至2024年12月,由平安产险提供的古树名木保险总保额达到3.07亿余元,已为2万余棵超百年的古树名木提供专项救治修复保障。
除古树名木保险外,平安产险还创新推出碳汇保险保障,并实现森林、草原、海洋、湿地等生态系统碳汇保障全覆盖,目前已在全国18个省份落地,不断扩大绿色保障覆盖面。其中森林遥感碳汇指数保险累计为446.5万亩林地提供超8000万元碳汇风险保障。而在大连市长海县落地首单海洋碳汇指数保险,为当地13.3亩海带、贝藻类上了保险,总保额达40万元。
防灾:“保险+科技”双重赋能,筑牢风险防护屏障
2024年9月6日,这是一个让海南人民刻骨铭心的日子。16时20分,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秋台风“摩羯”在海南文昌登陆,随后台风直扑海南省会海口,所到之处,狂风大作,厂房被掀,房屋倒塌,树木倒伏,一片狼藉。
“摩羯”到来前的文昌有着令人怀念的日常,“嫦娥”奔月、“天舟”穿梭,一枚枚火箭在这里点火升空;连成片的养殖场里,一只只文昌鸡在悠闲地啄食……而“摩羯”过后,文昌成为一个令人牵挂的地方。
面对“摩羯”台风,平安产险迅速响应,有效降低灾害损失。灾前,平安向939.4万客户发送2439万次预警及防灾指南,覆盖车、财、意、农等,增强公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同时,该公司更是指派风控工程师上门指导,帮助企业做好台风的登陆前的防灾准备;灾中,平安产险“应急救援党员先锋队”积极开展应急救援,切实做到应赔尽赔、应赔快赔、合理预赔;灾后,平安产险利用卫星遥感平台快速定损,助力灾后加快重建。
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应急管理部门报告,2024年各种自然灾害造成全国9413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倒塌房屋6.4万间,损坏房屋83.2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008.9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011.1亿元。
防患于未然,比事后赔付更重要的是事前风险减量。平安产险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的新技术手段,持续探索“保险+科技+服务”风险减量新模式,助推公共安全的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筑牢经济安全网、社会保障网和灾害防护网。
在线上,平安产险事前风险提示主要依靠其平安产险鹰眼DRS2.0系统,该系统利用时空大数据引擎、气象灾害模型等技术,结合水利、气象等交叉学科数据与模型,可应用于风险筛查、灾害预警、精算定价、巨灾风险管理等多个场景,成功构建起国内最完整的自然灾害地图。
在线下,自1995年起,平安产险便着手建立专业的风控团队。历经近30年的发展,该团队已壮大成为一支规模超过万人的标准化风控队伍,并于2016年荣获ISO9001认证。如今,平安产险的多元化人才体系,汇聚了来自地震、洪水、气象等多个领域的高素质专家,为其高效开展防灾、减灾及救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风险减量上所做的努力不止于此,平安产险还致力于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多年来,平安产险持续推进“平安守护者行动”,创新打造了应急管理“1+N”政企协作模式,助力提高大众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础急救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在这一模式指引下,2024年12月12日,平安产险携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发布《城市重点消防安全与火灾防控指引》系列科普丛书,向大众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供实操指引。同时,与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学府及机构共同编写了《科技赋能风险减量服务白皮书》,深入探讨科技在风险减量中重要作用。
减碳:支持绿色出行,助力汽车行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异军突起尤为耀眼。在政府政策扶持、行业技术突破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提升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而汽车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的推出,无疑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又再添一把火。
就以旧换新而言,2024年4月26日,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对汽车以旧换新的补贴范围和标准、补贴申报、审核和发放等做出了明确指导。汽车以旧换新背后的万亿级市场正在被激活,也为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注入新动力。
在此背景下,2024年,平安产险与汽车之家强强联合,依托于车生态优势,在全国发起“百城换新”系列活动。数据显示,在该活动举行的4个月时间里,在中国落地超130场活动,累计成交超1.2万辆新车,带动汽车消费超18亿元,切实助推新能源汽车消费。在活动期间,平安产险还从用户需求和购车场景出发,针对本次项目特别推出了试乘试驾险,保额达20万元,旨在为车主试驾过程提供周全保障。
不仅如此,平安产险积极探索智能驾驶保障创新,与赛力斯汽车联手,共同推出了业内首个智能驾驶保障服务计划。这一创新举措为智能驾驶终端用户提供了更加安全、全面且便捷的服务,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行业迈向“智驾无忧”的新时代。
还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平安产险依托平安好车主App,持续推进新能源车服务体系建设,搭建了超90万个合作充电桩服务网络,覆盖全国超330个城市。
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动力所在。过去一年,从古树名木保护到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再到百城焕新购车系列活动,平安产险不断创新丰富产品图谱,完善服务体系并提升服务质量,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