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家!青岛和睦家医院实现数字化-抽动障碍的综合行为干预治疗(CBIT)
半岛网12月12日讯 作为家长,是否发现孩子有时忍不住反复眨眼、清嗓子、抽鼻子、发出声音,或者做一些重复的动作?当提醒孩子不要这样做的时候,这些动作却越来越多?在医学上,这种行为有可能是孩子出现了“抽动障碍”。
青岛和睦家医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匡桂芳介绍,抽动障碍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神经发育问题。“抽动不是坏习惯,而是一种孩子无法控制的身体反应,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社交以及自信心,因此,需要及时的诊断和干预。”
对于抽动障碍,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种干预方式是抽动障碍的综合行为干预治疗(CBIT),它是专为抽动障碍设计的行为干预疗法,目前被多国指南推荐为抽动障碍的一线治疗方法,它不同于药物治疗,为每周4次、每次20分钟,通常3个月的疗程,可单独用于轻、中度抽动障碍的干预治疗,或重度患者与药物治疗联用。
青岛和睦家医院成为山东省首家引进数字化CBIT的医疗机构,让孩子在家就可以训练,数字化CBIT同样被证实有效。匡主任告诉记者,CBIT主要包含习惯逆转训练、基于功能的治疗及放松训练三个治疗部分,每个部分都发挥着不同的治疗作用。
第一,基于功能的治疗,主要目的是了解导致抽动症状发生和加重的因素(前因和后因),提供干预措施以缓解/消除抽动并减少抽动导致的功能损害;第二,习惯逆转训练,针对每一个抽动制定针对性竞争反应行为,以减少/消除抽动症状。第三,放松训练,由于抽动障碍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况,所以进行放松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CBIT课程提供了呼吸性放松和肌肉渐进性放松等两种放松技术训练。
“科学研究表明,CBIT可以帮助大多数孩子显著减少抽动的频率和强度,甚至一些孩子的抽动症状几乎完全消失,CBIT最大的优势是,没有药物常有的副作用,还能让孩子掌握长期受用的自我调节技能。”匡主任表示。当然,CBIT也并不是一种“立竿见影”的魔法,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训练,需要在专业指导下使用。当孩子出现抽动并且影响到日常生活时,家长可以及时带孩子接受专业的评估和诊断,为孩子制定科学的综合治疗方案。“我们希望帮助孩子顺利摆脱抽动的困扰,重新拥抱自信和快乐的生活。”
匡桂芳 青岛和睦家医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曾任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理卫生科主任主任医师,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苏州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医学硕士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注册心理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注册督导师,德国催眠协会(MGC)认证催眠治疗师,EMDR创伤治疗师
从事儿科工作6年、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28年,对于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学习困难、智力障碍、语言障碍、情绪障碍、社交沟通障碍、进食障碍及各种行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著书7部,主持完成科研课题3项,获省市级科研奖励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