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晶存储因欺诈发行退市后,被券商、律所等联手追偿10.86亿元

2024-06-27 16:13 澎湃新闻阅读 (9683) 扫描到手机

2024年6月24日,广东紫晶信息存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紫晶存储)公告称,近日收到中信建投、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广东恒益律师事务所关于其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诉讼案件材料,向其追偿此前先行垫付给适格投资者的赔偿款10.86亿元。

对于诉讼缠身的紫晶存储,如何赔付是个问题。根据紫晶存储5月23日的公告,截至2023年11月30日,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诉讼、仲裁案件共128起,涉及金额合计9.63亿元。

公告披露,2023年4月18日,公司因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受到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行政处罚并退市。该处罚发生后,公司的相关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根据证券法内容规定,可以由公司的相关股东或证券公司委托投资者保护机构,就赔偿事宜与受损投资者达成赔付协议,先行赔付。根据规定赔付后,可依法向发行人及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公告披露,现原告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中介机构作为专项赔付基金出资人,已先行垫付赔偿款10.86亿元给适格投资者;按照相关法规,原告已取得适格投资者对发行人及其他连带责任追偿人的求偿权,有权对发行人及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诉讼涉及被告包括紫晶存储、紫晶存储控股股东梅州紫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及梅州紫晖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紫晶存储实际控制人郑穆及罗铁威、紫晶存储子公司深圳紫晶存储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他责任方等48个主体单位。

紫晶存储于2020年2月在科创板上市,号称“光存储第一股”。上市仅两年,遭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并成为科创板首批因财务造假而强制退市案件。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2023年12月22日晚间,紫晶存储发布公告称,实际控制人郑穆、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罗铁威涉嫌欺诈发行证券罪被梅州市检察院批捕。

证监会认定,紫晶存储存在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违规两项违法事实。2017年至2019年,紫晶存储三年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超过4.3亿元,虚增利润总额超过2.1亿元,主要通过虚构销售合同、伪造物流单据和验收单据入账、安排资金回款、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利润。此外,紫晶存储还存在上亿元违规担保未披露。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证监会最终决定对紫晶存储及13名相关责任人总计罚款9071万元。郑穆和罗铁威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分别被处以2164.26万元、1803.55万元罚款。此外,郑穆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罗铁威被处10年市场禁入措施,其他多位高管也分别被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上海证券报》报道,2023年5月,中信建投会同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广东恒益律师事务所共同出资10亿元设立紫晶存储事件先行赔付专项基金,用于先行赔付适格投资者的投资损失。

先行赔付工作在三个月内完成,累计申报有效赔付金额约10.86亿元,占总赔付金额比例98.93%,申报有效赔付人数约16986人,占总赔付人数比例97.22%。

2023年12月,中国证监会决定适用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分别与紫晶存储案四家中介机构签署了承诺认可协议。四家中介机构应当交纳的承诺金合计为12.75亿元,其中前期已通过先行赔付程序赔付投资者损失约10.86亿元。此外,四家中介机构还被要求分别按照中国证监会提出的整改要求进行自查整改。

2023年5月26日,中信建投曾公告,就设立先行赔付专项基金事项,综合预计赔付的时间范围、主体范围、金额分担比例、可能性等因素,确认预计负债的计提金额将超过该公司2022年度合并利润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中信建投2022年净利润为75.07亿元,以10%的比例计算,计提的负债金额约为7.5亿元。

面对巨额索赔,紫晶存储的现有资产能偿还债务吗?

2022年度审计报告显示,自2022年度起,紫晶存储公司生产断断续续,人员流失严重,无法正常经营。财务方面,紫晶存储2022年度发生净亏损16.6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6.49亿元,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因公司生产经营陷入严重困难等原因,紫晶存储2023年年度报告无法按期披露。此外,公司还官司缠身,5月22日公告称,截至2023年11月30日,紫晶存储及控股子公司累计诉讼、仲裁案件128起,涉及金额合计9.63亿元。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