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信通讯因行贿被国网拉黑,营收预计下降33亿元,股民权益如何保障?

2024-06-18 17:54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24942) 扫描到手机

6月4日,鼎信通讯(603421.SH)发布风险提示进展公告。公告显示,鼎信通讯被国家电网列入招标采购黑名单2年,预计导致公司未来4-5年内的营业收入合计下降约33亿元。

同日,鼎信通讯还因控股股东、实控人离婚纠纷收到上交所的《纪律处分决定书》,对股份受让方张启予以通报批评。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鼎信通在2024年内因违规受到的第三次监管处罚。

自新“国九条”发布以来,对上市企业的监管范围更广、力度更强。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今年以来因违规行为受到监管处罚的企业高达516家,占A股上市企业的数量高达9.6%,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66家。

虽然从严监管正加速市场环境逐渐清朗,但投资者维权的问题仍需关注。有投资者表示,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虽被“正法”,但最后仍旧是“股民买单”。对此,有专家表示,“股民买单”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股民在维权时的确存在困难。

因行贿招标被国网拉黑

未来营收预计减少33亿元

国家电网对鼎信通讯行贿招标的处理有了最新进展。

继被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列入黑名单2年后,国家电网也将鼎信通讯列入黑名单。自2024年2月23日至2026年2月22日期间,公司所有品类在国家电网系统招标采购中列入黑名单2年。

5月7日,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将鼎信通讯列入黑名单两年,暴露出鼎信通讯存在行贿中标的违法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月18日,国网曾对鼎信通讯全部采购品类启动招标采购“熔断机制”,并对公司涉嫌违规事项启动调查。但由于未及时披露这一重大变化等原因,鼎信通讯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最终被给予警示,并被处以总计275万元的罚款。

违反合规经营底线相当于给自己“断电”,将导致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损害,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业绩下降。

鼎信通讯表示,按照近两年公司在国家电网体系的中标金额和确认收入情况估计,国家电网的处罚会在未来4-5年内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下降约33亿元,在2024年会减少公司营业收入约5.5亿元,在2025年会减少公司营业收入约14.2亿元,在2026年会减少公司营业收入约9.8亿元。

年内516家上市公司因违规被罚

74家企业被立案调查

就在6月4日同一天,鼎信通讯还因控股股东、实控人离婚纠纷收到上交所的《纪律处分决定书》,对股份受让方张启予以通报批评。而这已经是鼎信通讯在2024年内因违规受到的第三次监管处罚。

——自新“国九条”发布以来,越来越多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被曝光,并因此受到相应的处罚,充分体现出对上市企业从严监管的力度。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今年以来因违规行为受到监管处罚的企业高达516家,占A股上市企业的数量高达9.6%,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66家。其中受到多次监管处罚的企业多达148家,数量是上年同期的2.06倍;因违法违规行为被立案调查的企业多达74家,较上年同期增加16家。

从“爆雷”的上市国企数量也可以看出,强监管之下违法违规行为已无处遁形。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今年内因违规行为受到监管处罚的国有企业高达119次,较上年同期增加45家。其中被处罚两次以上的企业有35家,较上年同期增加16家。

企业犯错股民买单?

股民维权难题被热议

随企业处罚而来的,是“股民买单”的声音。有投资者表示,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虽被“正法”,但最后仍旧是“股民买单”。

以鼎信通讯为例,公司证代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即便事情已经发生许久,但目前仍没有接到有关于回购股票或股民维权的通知。

为何股民对于维权赔偿抱有悲观心理?君澜律师事务所律师俞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往对上市公司监管不严,行政处罚不及时,以及股民维权意识欠缺、投资者维权救济渠道不畅通等原因,的确会导致“股民买单”的情况发生。

俞强表示,“股民买单”的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但股民在维权时的确存在困难。盲目维权、专业知识匮乏、投资者“畏难”心理作祟是股民维权困难的主要原因,“首先,股民在股价下跌时急着起诉上市公司,但一旦股价回升又放弃维权,如此反复很有可能导致诉讼时效经过而败诉。其次,不是所有的股价下跌都能够维权。上市公司信披违规、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虚假陈述行为导致的亏损,才可以维权。在具体维权案件中,维权成本高、周期长是难以避免的,不免要劳心劳力。”

“若出现股民需要维权的情况,可以通过委托律师、参与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自行收集证据去管辖法院起诉以及联系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构等方式进行维权。”俞强表示,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以及股民整体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受损股民走上维权的道路。尤其是“大企业”、“国企”的股民,他们的维权信心更强,因为企业有“实力”,再加上违法违规的事实一旦被行政机关确认、司法机关查明,获赔的几率是高于有同类违法违规事实的其他企业的股民的。

从现有立案情况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情况来看,随着监管对上市公司自身要求的提升和审计标准的趋严,上市公司因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被立案调查或将成为长期趋势。俞强表示,股民也可通过一些关键信息对投资企业进行提前“筛除”。

“从法律角度来看,提前“警惕”筛除的应是那些有违法前科、违法迹象的企业。例如不少上市公司已被行政处罚不止一次,这类企业内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恐存在重大缺陷,股民需谨慎选择。再例如,有些上市公司已被交易所等监管部门发送问询函、被予以纪律处分,有很大可能再次被证监会行政处罚,股民也要审慎对待该类股票。”俞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