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不容缓: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百日咳防治手册来啦!

2024-05-24 15:06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130093) 扫描到手机

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通报显示:2024年1月1日—2月29日,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其中死亡13例,是去年同期报告发病数的近23倍,大家应加强防范。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鲍特菌(Bordetella Pertussis)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病程较长,未经治疗,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故名“百日咳”。

百日咳的症状?

临床特点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以及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夜间咳嗽加重,咳出大量粘痰或呕吐为结束。因可持续百天甚至更久而得名。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患者、带菌者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如何预防百日咳?

1、婴幼儿规范接种疫苗

2、及时隔离

3、加强防护意识

4、环境护理

①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②患儿房间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

③百日咳鲍特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56℃ 30分钟、日光照射1小时、干燥3~5小时可灭活,对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百日咳如何治疗?

推荐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

鉴于每个人的症状、身体具体情况和联合用药史等不同,建议以医生指导用药为主。

中医应对小妙方

中医认为:百日咳之核心病机为外感时疫,内蕴伏痰,时邪与伏痰搏结,阻遏气道,肺气上逆而为病。临床分为初咳期、痉咳期、恢复期三期论治。

小儿由于脾常不足,特别容易被乳食或生冷所伤,而脾的功能就是运化水湿输布津液到全身。如果脾的功能受损,水湿就聚集而成痰,脾又把痰上输到肺,痰液贮藏在肺脏,就会出现咳嗽有痰。中医认为肺有行水的作用,小儿肺常不足,肺虚气不足,也不能使水液运行全身,而聚集成为痰。

止咳祛痰的小儿推拿方法

补脾经

定位:拇指桡侧,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将拇指微屈,沿拇指桡侧缘自指尖推向指根,为补脾经。

作用:健脾胃、补气血;消食积,化痰涎。

主治:腹泻、便秘、痢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伤食、黄疸等。

小儿“脾常不足”,不宜攻伐太过,故多用补法,体壮邪实者方可用清法。

补肺经

定位: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自无名指末节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肺经。

作用:补益肺气。

主治:肺气虚损、少气懒言、面白、自汗、遗尿、脱肛、畏寒、大便秘结等。

补肾经

定位:小指掌面稍偏尺侧,自小指尖直至掌根成一条直线。

操作: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肾经。

作用:温肾壮阳、温养下元,强壮筋骨。

主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五更腹泻、遗尿、咳嗽、喘息、膀胱蕴热、小便淋沥刺痛等。

揉掌小横纹

定位: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掌小横纹。

作用:清热散结、宽胸宣肺、化痰止咳。

主治:流涎、口舌生疮、肺炎、百日咳及一切痰壅喘咳。

掐(揉)五指节

定位:掌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

操作:用拇指甲掐之,称掐五指节;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

作用:安神镇惊,祛风化痰,通窍。

主治:惊风,咳嗽风痰,吐涎,惊惕不安,口眼歪斜等症。

揉丰隆

定位: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称揉丰隆。

作用:化痰平喘,和胃降逆。

主治:痰鸣气喘,咳嗽,呕吐等。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①药物组成:麻黄、白果、五味子、 白芥子等。

使用方法:每次3-5g,姜汁醋加热调糊,敷膻中,肺俞穴,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适应病症:用于小儿咳,哮,喘证属于风寒者。本方有宣肺散寒,化痰止咳平喘之功,用于小儿咳,哮,喘证属于风寒者有较好的疗效。

②药物组成:桃仁、山栀子、胆星、鱼腥草等。

使用方法:每次3-5g,醋调糊,敷双侧肺俞穴, 一日4-6小时。

适应病症:用于小儿咳,喘,哮属风热者。

临床疗效:本方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用于小儿咳,喘,哮属风热者疗效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