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长江石榴红——探秘非遗,让中华文化直抵人心
半岛网3月10日讯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过程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既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的时代呼应,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
扎染在民间又称为“撮缬”、“撮晕缬”或“撮花”,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染色工艺,扎染种类繁多,苗族扎染是其中一种。苗族扎染不仅是一种染色技术,也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之一,扎染源自生活的创造,是人们感悟生活、表达情感的方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代代相传的非遗构成了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它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也是文化自信自强的源头活水。
阳春三月,万物生辉,3月7日,为了丰富社区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搭建各族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长江路街道长江中路社区开展了主题为“民族团结我践行 民族文化我传承---幸福由染而生”的扎染主题活动。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染色过程则是将经过扎结处理的织物放入染料中,使其着色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从绑扎、染色、固色到最后拆线,一件件层次分明、花样丰富的布花围巾呈现在大家眼前,每一款图案都展现了各自的风格和韵味,更是为大家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染色工艺的大门。
“扎染的围巾像艺术品一样,太惊艳了!”跟着同学们一起来到社区参加活动的迪力菲热·热依木江十分兴奋。迪力菲热·热依木江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一名在校大学生,非常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扎染方面的知识,同时,我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非常自豪。” ,像迪力菲热·热依木江一样,前来参加扎染活动的各族群众也被图案各异、韵味不同的扎染布花所吸引,活动展现出来的新意和暖意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次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各族群众之间的情感,让各族群众之间的心更近了,我们会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把非物质文化传承下去,不断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长江中路社区党委书记薛丹妮表示。
长江中路社区位于街道东部商贸区,是一个汉族、撒拉族、苗族、回族、朝鲜族等多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的社区。社区坚持以党建为抓手,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建设了红石榴家园、红石榴驿站、红石榴书屋等服务场所,把共建单位、党员、社工、网格员、物业、热心居民等力量拧成一股绳,开展“石榴花开 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项目,组建社区 “红石榴”志愿服务队,通过志愿服务,延伸服务触角,让服务就在群众身边。2023年1月,社区打造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验馆获评“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24年2月,长江中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荣获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红石榴”岗位。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是民族和睦之魂。近年来,长江路街道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拓宽宣传渠道,用心用情讲好中华文明统一性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讲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故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让各族群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心铸牢中华魂,勠力共谱团结篇,为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 青岛故事丨让飞刀飞向世界!他把传统非遗融合现代体育竞技,铁铲也能变飞刀
- 体验百年非遗!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探访平度宗家庄木版年画
- 诗韵保利,情满家园 —— 保利发展 & 保利物业山东公司第一届诗词大赛圆满落幕
- 多彩非遗•与你共享|诸城市非遗产品集中展示展销活动拉开帷幕
- 新闻周刊丨温差60℃的冰与火之歌——探秘高温下的“冰工厂”
- 幸会中国 | 走进五指山,探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 探秘莲池儿保新家:1000㎡童话王国里的健康守护之旅
- 青特小青豆夏令营走进半岛报社大厦 探秘新闻生产全流程——小青豆小学生化身“小记者”,体验新闻背后的故事
- 凤鸣东武雅集奏响非遗新声 亨丰堂乙巳新琴传续诸城古琴文脉
-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探秘金融殿堂,点亮成长航向”银行体验日研学活动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