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长岛之路
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的领海面积和约3.2万千米的海岸线。在祖国的万里海疆上,长岛(又称庙岛群岛、长山列岛)是点缀在黄渤海交汇处的一串海上明珠。过去数十年间,伴随环渤海经济圈高速发展,渤海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巨大,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受损,海洋生态灾害频发,海洋环境风险明显增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长岛地方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海城生态系统修复治理,长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长岛思路。
注重理念引领,定位“生态海岛”
经过多年努力,成功打造为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部分绝迹生物逐渐重现,海洋藻类日趋繁茂,长岛南部岛屿近岸原生鼠尾藻、马尾藻、石莼,北部岛屿近岸的野生条斑紫菜、裙带菜、海带等藻类数量较往年成数倍增多。藻类能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因此,藻类资源的逐步恢复,不仅使渤海刀鱼、对虾、鲳鱼、河豚、真鲷等经济鱼类大丰收,野生鲍鱼、光棘球海胆、海参等海珍品的保有量也显著增加。伴随着鱼类资源的增加,又能为更高级的掠食者提供生存资源,因此,江豚、斑海豹等海兽数量逐年增加,海鸬鹚、蛎鹬鸟、黄嘴白鹭等海禽在长岛海域活动越来越频繁。2021年10月,科研人员在砣矶岛东部海域观测到了“海洋顶级掠食者”—虎鲸的活动痕迹,进一步说明长岛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海洋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转变技术模式,统筹陆海联动
坚持“陆海统筹、以海定陆”的原则,强化“陆”与“海”的全盘谋划、有机联系,在陆地,开展山体恢复,在拆除全部风机的同时,治理裸露山体约31万平方米,补植造林、退化林改造660余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在岸滩,投资近20亿元开展海岸修复治理,完成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十余个,拆除海岸线破旧建筑和育保苗场近百万平方米,整治修复岛屿岸线89千米,清理岸滩垃圾17万立方米,建设南北长山99.9千米环岛漫道,亲海空间明显增加,旅游和自然岸线占比由38%提高到85%,跃居全国海岛地区前列。经过多年努力,“美丽海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画卷。
加强科技创新,发展生态养殖
海洋牧场建设能够改善海洋环境,营造动植物良好的生存环境,为鱼类及各类浮游动物的繁殖、生长发育、索饵提供场所,礁体引起的上升流、涡流能够改善海洋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标。据悉,长岛累计建设海洋牧场三十余万亩,投放生态型人工鱼礁1400多座,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生息场所,有效地保护了水生生物,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增殖与恢复。同时,海洋牧场的建设推动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长岛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41.5万吨,平均每名居民保有10吨,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有力的佐证。
当前,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形势严峻,进一步提高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我们要以“长岛之路”为启发,以海洋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导向,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奋力谱写海洋生态文明和美丽海湾建设新篇章。
作者: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 林森
- 海洋科技网上大市场正式发布 数智化赋能科技成果转化
- 政策发力 青岛构建金融与实体经济共舞的良性生态
- 青岛故事 |胶州农场主李军:“特色种植+生态养殖”促增收
-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交办第二十六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交办第二十四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交办第二十三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 中国光大银行举办“走进深交所·光大伴你行” 同业生态服务科创企业战略合作活动
- 财政部:中国将持续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生态保护
-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交办第二十二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交办第二十一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